如果有人问,现代医学中你最想感谢的发明是什么?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
若是让小编回答,我一定说是“麻醉”。
前段时间,小编肠胃不适,担心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所以做了一次无痛胃肠镜。一想到胃镜要从嘴巴里插进去,还有肠镜要从菊花里插进去,就莫名恐慌。
没想到打了麻醉之后,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没有任何痛苦。
像大家拔牙、治疗牙齿、做胃肠镜检查,或者做一些手术的时候都会用到麻醉,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所以小编就想趁此机会,当一回科普小卫士。
一、
麻醉的前世今生
早在麻醉没有发明之前,病人只能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那种感觉无异于屠宰和凌迟。唯一能祈祷的,就是希望医生的刀法能快点,否则很可能活活给疼死。
左上角......真是哪哪都有吃瓜群众
在中世纪为了避免痛苦,术前会给病人进行最原始的物理麻醉,其实就是一闷棍敲晕,通过暴力造成神经震荡和脊髓休克。
当然,你现在去菜市场买鱼,依然能见到这个熟悉的操作~
这一锤子下去,真的会脑瓜子嗡嗡吧?
此外,放血疗法也是中世纪神医们乐此不疲的麻醉方法之一,通过这种疗法可以造成人为的失血性休克,病人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嗜睡昏迷。不过尴尬的是,病人最后要么死于感染,要么失血过多而亡。
而冰冻麻醉这个是相对靠谱了,通过低温麻痹神经,降低机体代谢水平以减少痛感。拿破仑的军医,就曾用这个方法给他做过手术。
幸亏不是物理麻醉/放血疗法
否则拿破仑还没征战就提前下线了
相比之下,我国的古人可就要温和,也聪明多了。
根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的记载,华佗经过多次试验,运用多种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调制出了麻沸散。患者喝下麻沸散后昏昏欲睡,即便开膛破肚也没有感觉。
华佗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麻醉剂的研制者和使用者,比西方要早1600年左右,可惜由于后来华佗被曹操下令处死,麻沸散也因此失传。
1846年10月16日,波士顿牙科医生威廉·汤姆斯·格林·莫顿在美国麻省总医院成功演示了乙醚麻醉下进行的外科手术,术后病人无痛无手术记忆,这标志着现代麻醉的诞生。
二、
全麻、半麻、局麻有啥区别?
现代医学的麻醉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根据不同的病情可以分为局部麻醉、半身麻醉、全身麻醉。
1
局麻:哪里需要麻哪里
局部麻醉是非常常见了,主要是把麻药应用于患者身体的某个局部,使该局部疼痛刺激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滞。像拔牙、根管治疗、祛痣等小型手术都会用到局麻。
可以说,局麻就是哪里需要麻哪里,简单易行还能减轻患者痛苦,唯一的不足就是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2
半麻:清楚知晓手术过程
人们常说的“半身麻醉”就是往腰上打一针。麻醉医生会通过穿刺针在患者的腰部进行操作,将麻醉药物注入到脑脊液中或是硬膜外间隙,从而阻断神经的感觉传导,达到“半身麻醉”的效果。
半麻主要是用在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以及下肢的手术,剖宫产、分娩镇痛等。半麻时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能清楚知道手术的过程。
3
全麻:“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
全麻可以说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麻醉方式了,麻醉药物会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
因为麻醉药中含有镇静催眠要、镇痛药、肌松药,所以患者会有这几个表现:
- 意识消失——你不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 痛觉缺失——你不会感知到疼痛;
- 记忆缺失——你不会记得麻醉期间发生了什么;
- 肌肉松弛——你不能动。
像小编这次做的无痛胃肠镜就是采用的全身麻醉。医生先在我右手臂上的静脉扎针输液,不到一分钟,我就进入了睡眠状态,期间就像做了一个梦,但梦里很混沌,直到医生叫我,我才醒来。
虽然我的意识醒了,但是身体的肌肉和神经都没有醒。我想要起来,用尽了力气却还是不行,最后还是靠护士搀扶我坐到轮椅上,身体才慢慢恢复正常的。
就和动图里差不多,丝毫没有夸张
全麻可以说是睡了一觉一样,但从麻醉到苏醒,这个过程更像是先拆散你的意识和感知,再拼凑起来。
一般来说,手术比较大型、局麻无法进行、患者无法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全麻。
但具体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还是需要麻醉医生根据看手术类型、患者身体情况来判断。总而言之,得听医生的。
三、
麻醉医生:隐秘而伟大的存在
在很多人眼里,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的存在,但其实这种想法真的是......
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不同,那就是:“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要做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 术前评估
麻醉医生一般会在术前访视病人,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比如有没有药物过敏、之前是否做过手术、有没有遗传病史等,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同时要叮嘱注意事项(如不能进食,衣着宽松等)。
所以他们需要比外科更懂内科,比内科更懂外科。
像右边这种收腰病号服是不可取的~
- 术中监测
麻醉医生还需要根据手术的进程,来调整麻醉的深度。麻太浅不行,患者容易出现“术中知晓”(麻醉觉醒)。麻太深也不行,不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脑干或髓质压抑,导致呼吸停止和心血管衰竭。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监测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呼吸异常等,并在某些关键性手术操作刺激前,根据经验和预判给予预先处理,以减少手术操作的不利影响。
当术中发生诸如大出血、室颤、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时,也都是麻醉医生统领全局,指挥抢救,为生命保驾护航。
麻醉医生:别再说我啥事都没干了
你的小命我可一直都看着呢~
- 术后随访
手术结束以后,麻醉医生会叫醒病人,这并不是要“吵醒你”或者“赶你走”,而是为了确认患者精神状态。
麻醉医生要面对如此细致的工作,需要拥有庞大的知识量和临床经验,这并不容易,所以也导致成熟的麻醉医生十分稀缺。
目前我国仅有9.2万名麻醉医生,但我国每年约有6000万台手术,很多时候麻醉医生要同时负责多个患者,加班也成了医生的家常便饭。
麻醉医生可以说是一个隐秘而伟大的存在,我们可能都没有见过他们的正脸,却在他们的守护下,把手术的痛苦化作了一场安全的梦。感谢他们的付出,为每一个默默无名的麻醉医生【点赞】。
你有做过麻醉吗?麻醉的感觉是怎样的?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