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将至,牢记“1不吃,2不做,3不碰”,遵循时令,舒服过冬天

2023-11-19     简食记

原标题:小雪将至,牢记“1不吃,2不做,3不碰”,遵循时令,舒服过冬天

小雪,这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下旬到来。一听到“小雪”,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一丝寒意呢?但其实,这个节气的名字并不表示会下小雪,而是意味着寒气开始加重,天气变得更冷。

在农村,小雪节气一到,老人们就会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这是告诉我们,小雪之后,土地开始冻结,准备过冬的农作物也都要收藏起来了。

那在这个节气里,人们都会干些什么呢?接地气的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在农村,农民们会忙着储存粮食,城市里的人们则会去超市买些冬季的食材和日用品。你会发现,市场上的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冬季蔬菜特别受欢迎。

除了准备物资,小雪节气还有个习俗就是吃羊肉。这个时候的羊肉正是最肥美的时候,人们会用羊肉来煲汤、炖菜,或者是直接烤着吃,既能滋补身体又能驱寒。

而在南方地区,小雪节气则是做腊肉的好时机。家家户户都会腌制一些腊肉,挂在阳台上晾晒。那种独特的香味,会弥漫在整个小区里,让人感觉到浓浓的冬意。

另外,小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干燥,皮肤也容易变得干燥粗糙。所以,民间还有个说法叫“小雪护肤”,意思就是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多涂点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

小雪节气是一个准备过冬的节气,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节气。无论是准备物资,还是吃羊肉、做腊肉,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除此之外,还需牢记“1不吃,2不做,3不碰”,遵循时令,舒服过冬天!

“1不吃”

小雪节气不吃燥热食物;小雪节气是冬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寒冷,空气也变得干燥。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冬季应该养阴,即滋养身体的阴液和阴气,以对抗外界的寒冷和干燥。同时,也要避免打扰身体的阳气,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在小雪节气时,要避免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燥热食物通常指辛辣、温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这些食物会使人体内部的热量增加,导致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出现上火的现象。

上火可能会表现为口干、舌燥、喉咙不适、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对于体质较热、容易上火的人来说,更需要注意避免燥热食物的摄入。

相反,小雪节气时建议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糯米、百合、银耳、芝麻、核桃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滋养身体的阴液,润肺养阴,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2不做”

1:不过度运动;小雪节气后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过度运动会消耗大量的阳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寒性疾病。因此,小雪节气后运动要适量,避免大汗淋漓,以养身为主。

2: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冬季是主藏的季节,情绪上也应该以稳定、平静为主。情绪过度波动,如大怒、大悲等,都会伤害身体的气血,容易导致气滞血瘀,对身体不利。因此,小雪节气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3不碰”

1:不碰生冷食物;小雪节气后天气寒冷,吃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胃肠不适、感冒等疾病。这个时候应该吃温暖的食物,保持胃肠的正常功能。

2:不碰大汗淋漓的运动;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人体阳气内敛,不适合进行过度剧烈、大汗淋漓的运动。这样容易导致阳气消耗过多,引发身体不适。适宜的运动是轻度锻炼,以微微出汗为宜。

3:不碰过度熬夜;小雪节气后夜晚时间变长,但过度熬夜会损伤身体的阳气,导致体力下降和免疫力下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和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看到彩虹的美丽。让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60b4e5f3cb6586f81daf248147c1e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