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信奉通过保健食品或中草药强健体魄,但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对于药物的交互作用不了解,尤其是长期使用慢性疾病药物的人,如果药物一起用,可能会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大家用药时多加留意。
不少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而“三高”问题增加了血管栓塞(如缺血性脑中风)潜在的风险,这时候需要利用抗凝血剂治疗,避免血管内的血液凝集形成血栓。
不过,抗凝血剂潜在有出血的副作用,如果病人服用过补气活血的中药材,如当归、丹参、红花等,则出血的风险将会提高,当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皮肤瘀青等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但西洋参等药物,不会造成抗凝血剂效果增强,反而会降低效果,这样要避免出现栓塞的问题。
另外,慢性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碰巧又使用高丽参、西洋参等药材,会提升降低血糖的效果,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患者如果出现冒冷汗、发抖、心跳加速、头晕无力等状况,应及时测量血糖,如果偏低应该尽快处理,避免伤害。
人们常吃的保健食品并非药品,这是不是说和药物一起用是安全的?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量往往比日常摄取的食物要高,比如说鱼油,鱼油中含有大量Omega-3,能够促进脂质代谢,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鱼油如果跟抗凝血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也导致出血风险上升。
另外,红曲也是较常用的保健品,其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如果与降血脂药他汀混用,可能加重肝脏损伤,甚至导致横纹肌溶解。服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最好每3-6个月,安排抽血检验肝功能。
横纹肌溶解虽然相对少见,但在红曲与降血脂药的双重作用下,则增加了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性,发生时可能会有肌肉酸痛、全身无力、尿液呈现深茶色,严重者甚至引发急性肾脏衰竭。因此,如果本身为高血脂患者,不建议还吃红曲类的保健食品,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交互作用不仅存在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保健食品之间,进行手术的患者,某些药物使用上也要格外谨慎。
比如抗血栓药物,主要是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两种,功效是使体内的血液流动顺畅,但服药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继续使用这类药物时,则手术过程可能有出血量增加的风险,但如果自行停用,也可能有发生血栓的风险。
如果预先知道自己要做手术,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自身的服药史。医师会依照药物的不同及患者病情,预先调整抗血栓药物的治疗计划,然后再考虑手术问题。
除了药物、保健品有交互作用外,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疾病且正在服药,也需留意水果与药物并用造成的交互作用,这类水果主要是柚子与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呋喃香豆素,会抑制人体内负责代谢药物的酶CYP3A4。
因此,如果服用特定药物如降血压药、降血脂药、抗心律不齐药、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变慢、使药物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变长、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风险。
那么,服药后不慎误食柑桔属水果,是否应立即停药?
实际上,服用的降压药、降血脂药物等都是慢性病用药,并不建议慢性病患者自己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立刻停止摄取该水果并正常服药,如果2-3天内没有不良反应就是风险小,如果身体感觉不适,则应该尽快去医院。
此外,有人也问药物能否与常见的茶、咖啡一同服用?
医生一般都建议,患者用药时建议一律搭配开水服用,不要用饮料服药,这里面就包括咖啡、茶等饮品,咖啡或茶内含咖啡因有提神作用,如果与镇静或安眠药物一同服用,效果受限;酒精等饮品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到干扰。所以,服用白开水是最能避免交互作用的方法。
要避免药物、保健品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好患者在去医院时,可先主动与医生沟通相关的用药史、以及目前的用药种类,以及是否服用哪些保健品,由医生来帮助判断。
另外,去药房买药的时候,要咨询药房的驻店医生或者药师,详细告知自己的用药信息,如目前正在使用的药品,是否为处方用药、或是自行购买的药物、保健食品,甚至是中药或草药,这样都能帮助自己避免陷入药物混用出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