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存在吗?我国一地发现悟空之墓,墓中还有金箍棒

2022-02-26   李艺南

原标题:孙悟空存在吗?我国一地发现悟空之墓,墓中还有金箍棒

引言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答章孝标》

《西游记》,一部影响世人几百年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章回体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真真假假的臆想与现实交错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民间故事。

在那个妙趣横生,回路清奇的幻想世界里,一个个人物都被描述的出神入化,宛如现实世界里的某一类人,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无不反映了了世间的人情世故。其中,齐天大圣的敢爱敢恨的形象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可谓《西游记》里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后世关于孙悟空的真真假假的民间传说可谓纷繁复杂,甚至有人称在中国某地发现了孙悟空的墓地,古墓之中还有悟空标志性的金箍棒 。

2005年,中国的考古学家在位于福建省顺昌县的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双圣庙里发现了一座写着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的古代合葬墓。在这个占地面积只有二十平米的小庙里,竖立着两座石碑,左右 碑文分别为“齐天大圣”,“通天大圣”。人们不禁发出感叹:“难道这个在小说里呼风唤雨的超人真的存在过吗”?通天大圣又是何许人也?且不论真假,在我们关于孙悟空的了解里,他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集成万物之灵的自然之子。

在元代的一个描写《西游记》的元杂剧里,一段关于孙悟空身世的自白是这样说的: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姐骊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三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得知位于双圣庙之中的通天大圣是何许人也了。他就是悟空的小弟。看来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是从这里找到灵感的。他将元杂剧中悟空几位兄弟的本领都汇聚到了“齐天大圣”一人身上,创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被广泛流传的神话英雄。关于这个问题,顺昌县博物馆的馆长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且当这个双圣庙是按照元杂剧的描述建造的,但考古学家们在其中又发现了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得到的“定海神针”,金箍棒。据传言,这金箍棒质地特别,是一种珍惜金属制成的,历经几百年后还闪闪发光。还有一说是这段“金箍棒”的原料是需要经过上千年地质演变才能形成的。关于上面的说法,我们只能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因为即使是真的,也是古代有趣之士对现代人开的一场玩笑罢了。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描写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的背景是唐朝的唐玄宗时期。玄奘的身世不必多说,是被贼人所杀的状元陈光蕊之子,十八岁受戒,后被太宗认为御弟去西天取经。而孙悟空的原型至今还未有定论。后人认为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孙悟空真正的原型,应该是玄奘在取经路上到瓜州的时候,有过一段交集的胡人石槃陀。首先学者们认为石磐陀这个名字与孙悟空的身世有异曲同工之妙。

石槃陀身强力壮,一心向佛。所以遇到玄奘后就想追随这个年轻的和尚。之后,玄奘看石槃陀认为石磐陀性格直率善良,有修成正果的前途,就收他为大弟子。石槃陀和玄奘也非常的志同道合。听说玄奘要去西天取经,于是,便带着一名有经验的胡人向导并准备了一匹老马护送玄奘出关,一路上费尽了心力。但这个故事记载的真实性却让人不敢恭维,后面写到石磐陀对玄奘心生歹念的原因竟然是害怕偷渡之事落败。要知道唐僧西天取经是唐太宗钦点的,至少在唐朝的领域里是一路畅通无阻的。

但这些传言也好,神话也罢,都是人们对于《西游记》这个艺术化浪漫小说的现实延展。要知道,在那些连皇帝名字都是大忌的封建年代里,人们的饭后闲谈都有可能被当局当成谋逆的呈堂证供。人们娱乐的方法不过就是创造一些他们理想之中的神话人物。既然现实难以变革,那就在虚构的世界里进行一场对统治者,对腐朽社会的批判。

结语

看过这些真假难辨的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彩蛋后 ,我愈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他任何文化都无法比拟的既可直接表述又可含蓄讽刺的内外皆修的艺术之文化。这些史料也成了现代人与古人对话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唐书》

《西游记》

《答章孝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