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精神心理疾病治疗 面对抑郁症患者,这些话不能说 天津安怡医院

2022-08-08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

原标题:天精神心理疾病治疗 面对抑郁症患者,这些话不能说 天津安怡医院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我们想去安慰一个抑郁症患者时,常常会发生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明明想帮ta快点想通,赶紧走出来,结果却适得其反,无意中做了在伤口上撒盐或者插刀子的事情。

问题出在你不是真的了解抑郁症,所以你和患者的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

01

你不缺吃,不缺穿,

要什么有什么,还抑郁个啥?

在安慰者的眼中,这是在帮助抑郁症当事人,看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习珍惜和知足。

“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的时候,要想想有的人连脚都没有。”

“更何况,你不仅有鞋,还有钱买名牌鞋,你家里人还想方设法送你到重点学校上学,父母也没有虐待你,有什么过不去的,一定要抑郁?”

言下之意,你什么都不缺,“应该天天开心”才对,整天愁眉苦脸,就是自找的。

经济无忧,不代表一定会开心。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每天能吃饱饭就无比满足,但人的需求是会不断变化的,现代年轻人更看重精神上的需求。

在他人眼中应该开心的生活状态,对当事人而言其实是压力和枷锁。

02

你就是想太多了,想开点。

分析型的安慰方式相对理智,偏重于逻辑式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在理智层面点醒当事人,让对方振作起来。

出发点是好的。

比如,分析对方可能是由于压力太大,开导对方:“船到桥头自然直,别想太多,会好起来的。”

再比如,患者是不明原因的长期情绪低落,开导会变成:“肯定是你自己想太多,轻松一点,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当我们想安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坚信:只要ta明白了道理,就能开心起来。

事实却是:道理ta都懂,但就是开心不起来。

03

你这么消极、难过、自暴自弃,

对得起关心你的人吗?

这无疑是所有插刀话术中最有杀伤力的一种。

这类道德绑架式的安慰,是假定当事人不懂事,不为家人着想,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把家人抬出来,希望能够刺激和促使对方振作、好转。

其实,不少孩子得了抑郁症后,也很担心爸爸妈妈。

不只一个孩子说:“看到我爸妈为我难过,比刀子割在我身上还难受。”

“可能我不在了,他们会轻松一点,不必为了我,这么痛苦。”

我们想当然地假定“制造愧疚”,能够促发改变,遗憾的是,对于抑郁症的当事人,“制造愧疚”,很多时候只能加重自责,加重痛苦。

搬着石头压在对方身上,却又困惑:“你怎么不自己挣脱了爬起来?”实在是有失偏颇

实际上,很多抑郁症患者正是因为为他人考虑太多,太善解人意,忽略自身的感受才导致的。

04

你整天这么哭丧着脸,

会弄得你身边的人也不开心的。

我们习惯为了他人舒服而戴着面具生活,但是当我们某一天装不下去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用戴着面具,用自己真实的样子去生活呢?

显然,社会的包容度还做不到如此,整天苦着个脸的人,不容易受人待见。

所以很多抑郁症当事人会更愿意一个人待着,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白天也拉上窗帘,在这样的小空间里,至少可以放心流露自己的情绪,不需要为了其他人舒服而“强颜欢笑”。

表露负面情绪,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是一种罪过,我们习惯以“别人舒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抑郁症当事人,已经没有更多的力气来伪装自己,笑给身边的人看。

如此的安慰,只能达到两种效果:加深他们给周围人带去负面情绪的愧疚感;受到感召,勉强自己多笑,多戴着微笑面具生活。

无论哪一种,都不利于康复。

05

你太闲了,要多运动,

你慢慢就会好起来。

这应该是我们听得最多的鼓励,也是大家公认的有效方法。

不光是身边的朋友,甚至在医生的口中,也能听到这样的建议。

经常锻炼,能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缓解抑郁症状。

这个建议有科学依据,但可能会夸大运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把它变成了一个“万灵丹”。

著名的游泳名将菲尔普斯,曾经罹患抑郁症,作为专业运动员,他的运动量不可谓不大。

但他曾经为了使自己游得更快,受到了来自自身的巨大压力,这种超越个人承受极限的压力为他带来了抑郁症。

因此,运动虽然在科学研究层面有改善抑郁的作用,并不表示它适用于所有抑郁症患者。

06

你哪里是抑郁症,你就是矫情,

你就是懒,就是作……

抑郁症患者不是因为“懒惰”患上抑郁症,而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做什么都觉得没有劲、活着也没有意思,才显得“懒惰”。或者准确说是没有动力,对什么事情都丧失兴趣的状态,这不是主观的懒,而是客观的“无力、无助”。

我们很难看到抑郁症患者背后的挣扎和自我抗争。

矫情和作,更是混淆视听的误解。

对于正常人,整天哭丧着脸,动不动就像林黛玉一般梨花带雨,当然有“矫情”的嫌疑,但是抑郁症是病。

就像你不分泌胃酸就无法消化食物一样,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缺乏让他感觉愉悦、轻松的神经递质分泌,抑郁症患者很难感受到快乐。

诸如此类的还有,“你就是太脆弱了”,“你要坚强一点”,“你不要只想着自己的那点痛苦,多去做慈善,多付出。”

凡此种种,其实都是想当然随意揣测,是不负责任的妄加推论。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的抑郁情绪影响 了正常生活,请联系我们。

我们一直在这儿,我们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为你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和心理援助,找到根本问题,找回人生的方向乐趣。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4a55b620d12afed3fefb9b893a23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