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身边或许出现过这样的孩子:
孩子最近总是被老师投诉情绪波动大,愤怒时容易冲动地向同学挥拳头;有时又害怕自己被抛弃,故意将自己变得糟糕,以此远离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你心里不由得困惑: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折磨别人、折磨自己呢?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心理专家表示,当人们无可奈何地在两个极端情绪间摆荡、切换,并且几乎无法自控情绪时,这预示着他们可能罹患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称B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表现出多种冲动行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类人群常常在自我认同,情绪、认知、行为及人际关系方面处于一种失调状态。因此,它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稳定,而且是“稳定的不稳定”。
在青少年人群中,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异常敏感且强烈的情绪反应,经常被误诊为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相比,BPD患者做出的主要冲动性行为,通常都带有自残性质。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是现代年轻人自残、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有超过80%的患者有过自杀想法和自伤行为,高达10%的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
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
看起来身上存在一些类似“敢爱敢恨”和“放纵不羁”的边缘型特质,可能会令一个人显得更真实、可爱,但这些冲动性行为往往是他们用来应对心理与情绪痛苦的一种手段。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会疯狂努力地避免被遗弃(也包括想象中的),面对短暂的分离或计划的突然更改,会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不恰当的愤怒。除此之外,冲动性行为还包括自我破坏式行为,如暴食、无节制赌博、滥用药物等。
作为人格障碍的一种,青春期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临床上有“情绪的不稳定”“人际关系的不稳定”“行为的不稳定”三种特征表现。
1.情绪的不稳定
他们对事情的感受过于强烈,远超过事情本身的严重程度;情绪剧烈起伏、转变太快,情绪变化在1天(甚至1小时中)可能多次发生;在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发生,突然从亲近变得疏远,由活跃变得低落,让人捉摸不定;一旦引发强烈情绪,需要很长时间恢复正常。
2.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他们经常会陷入理想化和自我贬低的极端。因阶段性或持续性体验到孤独、空虚感而快速与他人建立关系,又会害怕被拒绝和被抛弃而导致冲突不断或快速解散,在人际互动及亲密关系中很难甚至无法与他人形成稳定且持续的关系。
3.行为的不稳定
他们在做事情时特别容易冲动。这些极端情绪反应会导致产生冲动消费、暴饮暴食,摄入大量酒精或滥用药物,以及伤害他人或毁坏重要物品等极端行动。
此外,由于边缘型人格控制情绪和挫折耐受力较弱,长期停留在混乱阶段,会使其处于一种身份感延滞状态,易造成身份识别障碍。与亲密的人在一起时,对自我评价很正常;一旦面对分离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则会产生突然、急剧的变化,并陷入极度的自我厌恶中,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如何判断边缘型人格障碍?
临床上,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精神科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但对于医生来说,这种磨人又不易被察觉的病症,却是一大挑战——难确诊、难治疗。
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DSM-5列出了几项标准。若一个人在各种情景中出现了五项及以上明显的冲动性行为,可考虑是否患上了BPD: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做出疯狂的举动来避免真实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
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之间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在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对方之间来回摇摆。
患者有身份认同障碍,存在扭曲的、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
至少有两种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或冲动行为,如毫无节制的消费、不安全的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饮暴食。
反复出现的自杀或自伤的行为或企图,如割伤自己。
剧烈且多变的情绪状态(如强烈的发作性烦躁、易激惹或焦虑),持续时间仅在几小时或几天之内。
害怕孤单,持久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感,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出现一些与压力相关的偏执信念,如多疑、无法信任身边的人。
出现严重的分离症状,例如感觉自己脱离躯体在观察着自身或者与现实失去联系人。
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请不要忽视它
据相关精神病理学实验室研究表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已迫在眉睫。目前,临床上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辩证行为治疗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调整情绪、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会承受痛苦的技巧,是当前最多循证医学支持的、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由于人格障碍最早形成可追溯于个体早年,并且其一旦形成就很难治疗。因此,强调儿童早期教育、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于人格障碍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若您发觉自己身边有上述症状的孩子,且症状首次出现时间不晚于成年早期,请给予坚定的支持、鼓励Ta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让Ta能够最大化地获得疗愈和成长。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