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影视创作的秘密,这次研讨明白了

2023-06-22   影视独舌

原标题:周梅森影视创作的秘密,这次研讨明白了

2023年6月22日刊| 总第3274期

来源:江苏文学

6月18日,江苏省作协在南京召开周梅森影视文学创作研讨会。众多知名作家、编剧、学者、批评家、出品人、制片人参与研讨。会议由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主持。

左起:丁捷、毕飞宇、邓凯、徐宁、郑焱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指出,作家的现实主义精神、敢于直面社会问题的勇气、心中有人民的情怀和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是周梅森的创作能成功转化为影视的四大法宝。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高度评价周梅森的创作,称“他把自己的书桌放在社会上、大地上,描绘了当代中国的高歌猛进、风云激荡。”

“周梅森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人,他的血管里就有横冲直撞的英雄气”,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将周梅森视作江苏作家中独特的存在,“也因为英雄需要冲撞需要激荡,所以他的小说里人物很多,而且他要把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矛盾上升到戏剧性的冲突。”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郑焱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周梅森影视文学作品成功的原因:一是朴素的现实情怀,二是强烈的责任担当,三是精湛的艺术水准,做到了人民性和当代性的结合、体现了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左起:程蔚东、章剑华、范子文

《人民的名义》出品人范子文说,“周梅森是一个完全按照艺术规律来创作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他会深入到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体验生活,所以创作出来的剧能直面社会现实,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发展。”

《突围》《大博弈》出品人吕超说,“他用笔团结了一批影视工作者,用镜头记录了时代。事实证明,人民性、文学性、时代性是影视的根本,也是中国文学能提供给影视产业的最有营养的资源。当时光过去,如果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儿女想了解这段岁月,读周梅森的作品,看他的剧,是最有价值,最有感触的。”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人文学院院长沈义贞说,“他是难得的作家型编剧。周梅森的创作体量、时间跨度和作品影响力,决定了他是未来电视剧研究的重要样本。”

左起:吕超、孙昊、沈义贞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在会上称周梅森的剧是“周剧”。他将周梅森成功转型的秘诀归为四个“大”:拥有大智慧,对传统、对现实、对体制有深入了解;拥有大知识,有巨量的政治学、经济学等知识作为写作支撑;拥有大能力,能自由出入于文学与影视之间;具有大风格,深入展现中国几十年的政治、官场、经济生态。

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回忆《人民的名义》热播时,自己的学生热议这部剧的情景,“他们告诉我连开会都好看。”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将周梅森的创作特点提炼为四个方面:题材的本质真实、情节的错综复杂、人物的命运起伏、主题的积极力量。

左起:孙馨岳、高民、苏童

山东大学教授周根红认为“周剧”特色在于反映了广阔的时代,人物描写深入,对话也很耐看。“说开会都好看,其实也和对话有关,他的对话特别精炼、张弛有度、很有分寸,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从拓展受众圈层、引发批评狂欢的现实题材纵深化,官场生态政治小说的类型化,服务影视改编的文学创作剧本化等三个层面进行了细致分析。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说,周梅森的作品首先是开启了当代中国政治剧集的先河,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性思考。

左起:周安华、李星文、汪政

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周梅森写作的意义,“当年轻写作者们不断在文笔中陈陈相因,现实很难给他们提供新的经验,实际上是需要向周梅森致敬的地方。”

著名编剧程蔚东说,周梅森的十部电视剧,涉及胡玫、潘小扬、蒋绍华、李路、沈严等一批一流导演,他们的贡献毋庸置疑,但说起这十部电视剧,人们会说这是周梅森作品,这是独特的中国影视作家现象。周梅森是中国作家在影视创造中实现文学理想的优秀作家,是影视类型的发展成熟中在政治类型片实践上有重大收获的优秀编剧,是用自己的影视文学创造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优秀知识分子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