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专家和学生是这么评价《问苍茫》的…

2023-12-20   影视独舌

原标题:北大的专家和学生是这么评价《问苍茫》的…

2023年12月20日刊| 总第3455期

昨日上午,正在央一热播的《问苍茫》主创们走进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一场以“寻找光辉起点,探寻跨越百年的时代问答”为主题的研讨交流会。

《问苍茫》总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总编剧梁振华,导演王伟,编剧韩辰辰,以及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仁君、毛泽覃的扮演者周思羽、毛泽建的扮演者郭依林、冬伢子的扮演者郭俊葳来到现场,与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展开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

此外,剧中饰演瞿秋白的牛骏峰、饰演周恩来的郑业成、饰演蒋先云的吴幸键,以及饰演蔡和森的魏大勋虽因身在剧组无法到场,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回答了现场学生的提问。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问苍茫》讲述了1921年-1927年间青年毛泽东的革命征程和成长之路。该剧12月1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后反响热烈,已于昨日晚间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和江苏卫视幸福剧场,开启1.5轮播出。

活动现场,主办方超前放映了尚未播出的第18集,让到场的师生提前领略了后续剧情中极富戏剧张力和人物魅力的段落。特别嘉宾,蒋先云烈士的侄孙蒋美成先生,在映后分享了激动的心情,充分肯定了主创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还原。

蒋美成

专家这么说:高起点、新成果、重要补白

在主创与专家的座谈环节,陈晋表示,搞电视剧创作和搞历史研究,虽然思维方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主体都是人。这一点获得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的赞同。

陈晋

随后李教授肯定了《问苍茫》的思想深度和人物魅力,评价该剧在思想和艺术上有非常高的起点,在细节交互层面做到了深度的研究与真实的展现,标志着国产红色题材主旋律影视剧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李道新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主任金安平教授指出,《问苍茫》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剧中把这些年来党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给展现了出来。虽然这些党史知识对于青年学生来讲稍微冷僻了一点,但是剧集采用的表现手法很巧妙,有新意,能够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金安平

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老师认为,《问苍茫》是对毛泽东荧屏形象的一次重要补白。首先,描写毛泽东1921年到1927年这6年间革命活动的影视剧数量非常少。其次,本剧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毛泽东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情况。最后,本剧塑造了毛泽东智慧、亲和的形象,并刻画出了他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

程美东

在影像转化过程中,梁振华和导演王伟小心地求证、小心地摸索、小心地假设、小心地抒情,于历史线索之中梳理出一条毛泽东思想成熟的轨迹,并以之为一条红线,串起了纷纭复杂的历史和人物。

王伟

据梁振华现场透露,《问苍茫》全剧有400多个角色,其中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就多达350个左右。“专家顾问+艺术家”的创作模式,在本剧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是一次真正的强强组合。

学生这么问:如何理解人物、怎样避免直给

在与现场学生交流互动的环节里,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最为关心的是两个问题。对于演员,他们最想知道,在演绎历史人物的时候,如何让自己能够更充分、更准确地去理解他/她;对于编剧和导演,他们最想知道,当涉及到特定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精神,怎样避免在表达上过于直给,怎样回避说教感与脸谱化。

魏大勋以蔡和森在剧中的妆造细节为例,讲述了剧组为了提高历史人物的真实感所做的努力。剧中蔡和森的造型并不像历史照片中那么利索,而是头发毛毛的,略显邋遢。因为他在剧中是生活状态,是一心忙着革命事业的蔡和森。

牛骏峰表示,他饰演瞿秋白的抓手,是其身上革命气质和文人气质的融合。于是,他在查阅历史文字资料的同时,还做了一些学习歌曲、朗诵诗歌的功课。

郑业成把自己饰演的周恩来称作“武将儒生”——既参与过北伐战争,组织过工人武装起义,同时又有堂堂的仪表和儒雅的言谈举止。

吴幸键重点拿捏的是蒋先云和毛泽东、蒋介石两位大人物之间的距离感。蒋先云是非常受蒋介石器重的年轻将才,因此他有一个信仰和前途之间的选择。

王仁君谈到,自己虽然不是第一次饰演毛泽东,但是每次饰演的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成长阶段的毛泽东。这,就是需要他去把握的分寸。他所做的功课,不仅有查阅毛泽东的文选、诗集,还要阅读一些其他人写的关于毛泽东的回忆传记,亲自到历史发生地去参观、体验。“在原来的积累之上寻找突破,是演员在新的作品中饰演同一人物必须要做的功课。”

王仁君

陈晋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表示,红色题材难免需要直白地讲一些我们经常听到的话。《问苍茫》的一个创作原则,就是所有台词、人物对白,都尽量去找到对应的文献记载。能确定毛泽东等人当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我们就用这样的语言。

梁振华进一步分享,在陈老师规划的历史情境和人物情境之外,于影像转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审美情境”。

以毛泽东告别矿井工人那场戏为例,梁振华和编剧韩辰辰在设计的时候,便参考了世界上印数最多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中毛泽东手上拿着的酱红色油纸伞,引出了该段落的审美情境。

梁振华

最后,江苏卫视、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作为播出平台代表,表达了对《问苍茫》后续播出效果的期待。交流会在主创演员和北大学生一起,复诵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的激昂之声中落下了帷幕。

文/满囤儿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