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丨《丁宝桢》:热血廉吏,史中觅诗

2023-12-22   影视独舌

原标题:研讨会丨《丁宝桢》:热血廉吏,史中觅诗

2023年12月22日刊| 总第3457期

12月19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广播电视局主办,贵州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贵州华瀚众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省平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宏博昌荣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电视剧《丁宝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播出平台、出品方、主创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共同围绕《丁宝桢》的创作生产传播及社会影响展开研讨交流,深入探讨中国原创影视作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电视剧《丁宝桢》由刘毅任总编剧,殷飞执导,马少骅领衔主演,曹骏、叶静、刘芷含、方晓莉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侯天来,王绘春、孙敏友情出演。该剧10月26日起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收视上佳。

观一部好剧,如品一杯好茶,未品其味,先闻其香,幽远若无,淡而不散;入口初微涩,过舌渗轻香,入喉洗口秽,唇齿长噙香……观《丁宝桢》即如此。该剧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追溯了一段真实的历史,纪念了丁宝桢这位热血廉吏

会上,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裁李向东总结了《丁宝桢》的播出概况。聚焦历史的《丁宝桢》,通过精彩的剧情与生动的人物引发观众共鸣,同时通过融媒体的矩阵传播,多平台、共聚力,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与社会反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负责人赵小波认为,《丁宝桢》脱离了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创作,人设和情节“虚实结合”,用不断更迭的对立人物设置冲突,讲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并通过“以人为本,以虚带实”的架构贯彻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题材创作理念。

编剧马帅表示,丁宝桢以民为本,坚守中国士大夫的风骨,丁家的家风传承在他的身上非常典型,而编剧要做的就是通过这部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丁宝桢的扮演者马少骅深情分享了向人民学习、用真诚演绎的表演理念。在拍摄《丁宝桢》的过程中,马少骅不仅详读了丁宝桢的史料,还参照了中国古代廉政官吏的人生经历、言行举止,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形象,就是丁宝桢。

“我认为主旋律就是‘高尚’的,高贵的人格和真实的品质是人的共同追求。该剧呈现出来的高尚、真实等品质,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对电视剧结构进行了深刻解读。该剧以丁宝桢为圆心,在其周围安排了若干人物,并通过设置这种人物圆心结构,塑造了丁宝桢光彩照人的形象。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指出,《丁宝桢》是国产历史题材创作中列传题材的延伸,丁宝桢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清流文化,这部剧是将清流文化进行通俗化演绎的范例,也为历史题材创作怎么适应时代,怎么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考素材。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李胜利表示,《丁宝桢》作为历史正剧,不仅具有精湛的艺术之美,还展示了历史之真与价值之善。剧作结构流畅,丁宝桢面临的对手很强大,使得情节一波三折,悬念感强。丁宝桢也颇具人物魅力,不仅有情怀还有能力,在面临繁杂事务时还有举重若轻的大智慧。

《光明日报》文艺部影视评论副主编李蕾肯定了《丁宝桢》在历史人物传记题材上的创作难度,“它不仅填补了影视创作对于丁宝桢这个人物命运故事书写的空白,还填补了近年来历史人物传记剧稀缺的空白。”创作者从报国、爱民、治家三方面来搭建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拉近了历史深处的丁宝桢与当下人们的心理距离,也促使人们感悟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丁宝桢》播出后的业界反响和社会反响良好,说明历史正剧是可以有市场的。丁宝桢是“以国家为上,以天下为念,以苍生为本,以廉洁自守,以刚正为人”的民族精英,这部剧从剧本、表演到制作,朴素、真实、不加粉饰,虽然有些相对传统的表现手法,但没有口号式、贴金式的夸张手法,它的出现为历史题材剧的创作者解了惑。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泽涛从表演的角度,肯定了马少骅塑造的丁宝桢。马少骅在角色面具背后,呈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灵魂的一个真相,“在马少骅老师的演绎下,丁宝桢这个名字已经不再是一个具象的名词。”马少骅对丁宝桢这个人物的创造不局限于文本潜台词,而是说出人物灵魂深处的情绪潜台词。

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给予了《丁宝桢》高度评价。仲呈祥认为,该剧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回答了什么叫新时代历史剧的“以史为鉴”。在创作上,“以人带史,史中觅诗”既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又对重大题材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电视剧《丁宝桢》总策划、出品人,宏博昌荣传媒集团董事长窦鹏回顾了创作初心。在电视剧立项创作期间,主创多次深入丁宝桢的故乡贵州,切实感受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厚重。

“丁宝桢是贵州的一本厚重的历史之书、人文之书,这位从大山中走出的一代廉吏,是贵州人民的骄傲。只有亲自走进来,才能感知最美的风景、最浓的乡愁。因而这部剧在创作、拍摄和传播中,最注重的是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历史先贤的传承价值。

在贵州原创影视精品与贵州品牌之声的加持下,《丁宝桢》深入挖掘贵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一道菜”(宫保鸡丁)、“一座城”(贵州毕节)、“一代臣”(热血廉吏)、“一段史”(奉公为民)、“一种情”(家国情怀)五个维度展开故事。

《丁宝桢》既是承载着贵州文化精神与血脉传承的原创文艺精品,也是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样本。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