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国内聚焦人文资源,关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成为活跃于荧屏的主流节目品类,可谓是百花齐放,惊艳连连,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建构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其中,“中国古代书画”就是这一节目品类的重要题材领域。
当中国风歌曲《纸上雪》,道出王维诗中“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心怀;当舞者以水下舞蹈的方式,再现了南宋画家马远《水图》中的十二种水形;当朗诵与琵琶演奏相结合,生动演绎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的故事和场景……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所展现的一幕幕美好景象,令人瞬间动容。
中国古代书画之美,在岁月不言中彰显着蓬勃的时代生命力。
入古出新,助推民族文化传播
中国古代书画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承载着灿烂文明,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古代,受到传播途径的局限,其交流主要拘泥于文人雅士的社交圈子之内。而随着印刷技艺的不断演进、传播渠道的持续开拓,与书画相关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直观,受众面得以扩大。到了现代,书画所承载的艺术理念、流派特色、多元技巧、鉴赏要义,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获得了愈发广阔的传播空间,从而实现了艺术的雅俗共赏。
可以说蕴含高辨识度文化符码的中国古代书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共同策划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便是着眼于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深度解码。由著名艺术家、学者化身“赏卷人”,共同品味“纳山河万景,涵上下千年”的中国诗画之美。其要义在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有机结合,经由专家解读,将中国古代书画打造成一张张具有新时代视角的文化名片,助推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经典化”是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如今最为突出的节目创制策略,浙江卫视在2021年实施“美好中国”战略,深耕文旅融合,挖掘文化题材。其中,定位“以浙江气韵,看中国书法”的书法美育交互式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从“守墨人”“解墨人”“寻墨人”的视角出发,开启书法艺术之门,讲述书法名家的故事,探索文人墨客执笔入纸所蕴含的家国情愫。
借由这一方梦幻舞台,观众得以畅快欣赏“草书之祖”张芝超越章草的规章礼节,开辟今草的一笔勾连;张旭、怀素“疾风骤雨”不可遏制,写出盛唐狂草的“癫醉”狂态;宋代黄庭坚理性创作、陆游寄梦家国,展示宋代书法的独特韵味……历史书法名家秉承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敬畏与赤诚之心,将书法融入个人信仰,用生命的执着开拓书法大美之路。
科技赋能,创新全新视听感受
著名建筑家、空间规划家、作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说:“有一件事是始终不变的,即人的心智和人的热情,人的精神和人的内心。”简单来说,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印象久远、内心共鸣、知识聚集、人生建构,正是体验的极致境界。一档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案,必然基于长期的策划研讨,其过程正是对观众体验的不断优化提升,飞速迭代的现代科技手段使得灵光闪烁的创意得到实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
荧屏,不仅是展示书画古物的空间,更是现代人与历史隔空对话的文化场域,是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追寻文化根基、引发深入思考和想象的静谧天地,是一种别样的氛围体验。
以中国古代书画为内容载体,通过“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的传播思路,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有效路径。《诗画中国》正是充分运用了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进科技手段,融合诗、画、音、舞、剧、曲等艺术形态,辅以电影级别的拍摄与制作。在首期节目当中,观众便是跟随“山间行者”李光复的视角,走入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在CG技术还原的墨色山水中,千百年来未曾碰面的画中人,终圆一梦。
呈现中国古代书画之美的文化纪录片,也同样展现了科技赋能的强劲势头。
今年正值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成立35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人文纪录片《荣宝斋》,以老字号荣宝斋的百年传奇为主线,展现这家中华老字号代代坚守、薪火相传的百年历程。迄今为止,荣宝斋已收藏历代书画、古籍等珍品数千件,不仅涵盖明清诸家真迹,亦不乏宋元传世之作,有“国家画廊”“民间故宫”的美誉。
在拍摄制作上,纪录片《荣宝斋》采用4K超高清技术规格,带来了优质的视觉体验。此外,创作团队结合主题和内容,采用纪实拍摄,设计再现场景,通过影棚造型拍摄、“探针”镜头特殊拍摄等摄影手段,运用二维和三维动画展现方式,为拓展艺术表达效果、提升故事感染力做出了有效尝试。古字古画穿越千年风采不减,因技术赋能,更显风姿翩然。
以美育人,形成品质传播新风向
鉴于书画艺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性,对人文素养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书画类电视节目大都遵循了通俗化介绍为主、专业性点评为辅的演绎模式,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而如今的书画类节目则削弱了固有的说教色彩,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部部优秀的节目,犹如一场场中华文明的探源,挖掘经典作品所承载的深厚意涵,以充满开放性和时代感的表达,如同春风化雨,推动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开枝散叶、蓬勃生长。
对中国传统书画进行深度剖读、专业鉴赏、多元演绎的文化类节目,既树立了创作队伍正确的艺术观,也引导青年一代养成健康的审美观,是面向全社会的“美育课堂”,与当下的主流教育理念相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便是典型的佳作,节目邀请党史专家和美术专家,揭秘每一部经典美术作品反映的波澜壮阔的党史故事,彰显作品的独具匠心和艺术魅力,把思想、艺术与历史情境融合在一起,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片中选取了《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南昌起义》《长征》等各个时期涌现出的百余幅党史题材美术作品,内容贯穿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启航到奋进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由艺术作品回溯真实历史,仿佛塑造了一座生动的电视里的党史美术馆。
作为传统文化解码的重要途径,聚焦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类节目为观众开启艺术之窗,彰显了入古出新的传承步调,以科技赋能持续创新,引领以美育人的社会风貌,在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中自觉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展现出熠熠生辉的宝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