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肝,1.5公斤左右,却承担着全身的代谢排毒重任。肝脏就好比一个房子的房门,如果这扇门坏了,大敞四开,那么任何人都能进入屋子搞破坏。
肝脏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如此的重要。但是肝脏日夜不停地坚守,也有受损,甚至要扛不住的时候。肝脏的损伤,最直接地体现在它的软硬度上。
正常肝脏是很柔软的,就像人的嘴唇一样,富有弹性。一旦肝脏受损就会逐渐变硬,当肝脏硬如石头的时候,一般也就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地步了。
肝脏位于我们的腹部偏右的位置,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腹部表现,来判断肝脏是否受损硬化。
“腹部”出现这种征兆,最好去检查一下,肝脏“硬”得不轻了!
一、右腹部疼痛
肝脏其实是没有痛觉神经的,所以肝脏轻易不会痛,一旦我们右腹部肝脏的地方出现疼痛,多半是肝脏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变。
一旦右腹部出现钝痛或者刺痛,应考虑是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的可能。如果出现了拉扯般的疼痛,且这种疼痛时轻时重,要当心是肝脏出现了肿瘤。
二、持续腹泻
我们在平时出现了腹泻或者是大便不正常,都会以为是我们的肠胃出现了问题,实则不然,当我们的肝脏出现了问题时,也会导致我们排便出现问题。
因为肝脏功能出现问题,会导致胆汁分泌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我们的肠胃不适,出现持续性的腹泻。
三、腹部包块
当肝脏硬化,甚至长出肿瘤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自己触摸到的。
我们用手轻轻按压腹部肝脏的位置,会明显感觉到有硬的包块存在,这种症状可能是肝硬化,也可能是肝癌,应尽早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及早介入治疗。
四、腹部胀大发黄
肝硬化到了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腹水,腹水充满腹部,会让腹部长大发亮发黄。
肝脏病变会影响胆红素代谢,使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发黄的黄疸表现。
保护肝脏健康,预防硬化,谨记“三控、四补”!
1、控制饮酒量
年下了,又到了无酒不成席的时候,为了保护肝脏健康,请一定要控制饮酒量。
为了能够尽量精确的计算酒精量,以达到控制饮酒量的目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通用的公式来计算:最适酒量(毫升)=24克酒精(2个标准杯)÷0.8(乙醇比重)÷标签酒精含量(%)。
例如饮用标签酒精含量为45%的白酒,要控制在24克酒精的范围内,则最大可饮用的毫升数为:24÷0.8÷45%≈67毫升。
2、控制作息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也是很伤肝的。很多人熬夜后总是面色较差,这都是因为肝脏气血受到影响,人的脸色才会越来越差。
早睡早起,身体休息了,肝血得到滋养,肝脏也就得到了修复,所以,医生一般都要求肝脏病人多休息。
3、控制脂肪的摄入
脂肪是肝脏需要的营养之一,但过量脂肪却会让肝脏苦不堪言,现在人吃的油脂越来越多,得脂肪肝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要以为脂肪肝不是大病,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时间长了就会硬变,引起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都是可能的。
“四补”:
1、补充水分
水是清洁剂,多喝水有助于清除肝脏内的毒素垃圾,减轻肝脏负担,若在水里加点护肝的小植物,制成养肝茶水,功效更佳。
硕参苦荞茶
硕参根,有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硕参根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蒲公英根,具有清肝火、排肝毒的作用,同时解郁散结、消炎杀菌效果好,是很适合肝脏病人的天热营养食物。研究表明,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
苦荞,含有一种丰富的生物类黄酮化合物,可以解除醇中毒、保肝护肝,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有修复作用。
2、补充维生素
各种维生素对肝脏都是有好处的。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
B族维生素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每天食用一根胡萝卜、65克鸡肝、200克金枪鱼罐头或一杯牛奶就可以很好的补充维生素A;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3、补充好心情
有好的心情,才能有好的肝脏。中医认为,七情不可为过,过激会损伤脏器,对于肝脏来讲,最怕生气、抑郁、暴怒等负面情绪。
平时保持好的心情,就能让肝气顺畅,肝脏就能少生病。
对于有肝病的人来说,更要保持好心情,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稳定情绪,这让才能促进免疫机制的增强,加速肝病康复。
4、补充运动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久坐,要适量增加运动。有氧运动更适合养肝,比如说慢跑。
《黄帝内经》中说肝为罢极之本”,罢极即指耐受疲劳之意。常慢跑能增强人体的耐受能力,对养肝有益。
适当的慢跑能让身心放松,有助于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能让肝气舒畅。
慢跑是一种温和的消耗能量的方式,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来说,也很适宜。
每天坚持慢跑,每次持续20-3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脂肪肝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