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米香白酒应该“贵”?论米香型的“价值独特性”

2022-02-21     酒食评论

原标题:为何米香白酒应该“贵”?论米香型的“价值独特性”

作者:李虓

古话说,“世间万物米为珍”,从大约一万四千年开始,稻米对于我国国人生活和文化就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目前,稻米成为我国单产最高、最稳定的粮食,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6%-46%,除此之外,稻米,还给中国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们具有了“稻米型国家”的典型特征。且看,中国汉字中,以米为偏旁的有133个,以禾(代表黍、稻)为偏旁的有182,以上述字组成的词组和成语更是难以计数。

水稻(拍摄/sandy)。

而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发现,中国文化中,人们思维逻辑的开展往往借助于具体的物,转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感受,成为中国特有的从物质的大米向精神文化转化的现象。例如:“精”和“粹”的实意是精选的米和挑选后不含任何杂质的米,经过抽象,就产生了诸如精心、精英、精彩、精妙、精炼、精髓、精神、精深等词,成为中国文化的内核精神。

中国人食米,也用米演绎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米香型白酒正是其中,当绝大多数白酒酒种都在采用高粱或者混合粮食酿造美酒的时候,米香型白酒仍旧以最纯粹的稻米为原料,酿造出独一无二的米香风格。

洞藏三花酒(拍摄/李虓)。

但矛盾之处在于,承载了中国人生活和文化精粹的大米原料,所酿造出的米香型白酒却丝毫没有高粱酒的气势,常被认为是中低端酒。其实,无论基于原料还是酒品,都很难讲得通,若说原料,为什么日本的清酒可以动辄成千上万?若说是酒品风味,为什么连纯净的伏特加都可以有高价值产品的涌现?所以,价值的低估,其根源在于“误解”。

01

被大师赞誉的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是中国小曲白酒品类的典型代表,在南方诸多地方均有分布,比如两广、两湖、云贵川、闽赣、苏皖台等地区,但最出名的还是桂林地区出产的“三花酒”,曾在1957年全国小曲酒评酒会上,被评为第一;在1963年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并获银质奖章;在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优质酒,因此,三花酒也被有“米香酒王”的荣誉。

在工艺上,米香型白酒用料十分纯粹,完全使用大米为原料酿造,并采用同为大米原料并融合草药制作的小曲为糖化发酵酒曲。米香型白酒酒体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 β-苯乙醇为复合香气,在呈香呈味物质的组成方面与其他香型具有较大的差异。

米香(拍摄/faris)。

著名白酒大师沈怡方先生曾格外关注小曲酒的发展,对于米香型白酒还特别撰写米香型白酒技术发展的综述,其中提到:较多米香型白酒均为国家优质白酒,小曲酒也是可以出名酒的。小曲酒,是我国白酒传统生产工艺的一朵奇葩。小曲酒的特色和优点对发展现代酿酒科技进步也曾有其积极的贡献。不断科学地总结与发展传统生产工艺,小曲酒种这朵鲜花将会在白酒百花园中开得更为艳丽,迎来明媚的春天!这就是白酒行业著名的“小曲酒的春天”论断。

02

被时代埋没的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也曾经辉煌时刻,这从历史上证明了米香型白酒的价值,比如,桂林民间流传顺口溜:“想要富,烧酒磨豆腐。”抗战期间,桂林人口骤增,消费水平高,桂林酿酒业急剧发展,仅三花酒糟坊就有40余家,加上兼营的,超过百余家,泥湾街一带就有安泰源、朱长兴、罗永贞、恒吉祥等六七家之多。米香型白酒以其“清亮透明,蜜香清雅,醇甜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与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的浓香型,以汾酒为代表清香型白酒并称四大香型白酒,成为是国内最早被公认的四大典型白酒香型之一,以至于在两广、上海、武汉、北京、天津乃至港澳都享有盛誉。

古代酒坊(图片/网络)。

那么,米香型白酒为何发展停滞了呢?时代的变化是重要因素。上世纪至今,改革开放的成功,让中国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中的重要体现在于饮食。上世纪80年代是重要的分水岭,80年代末90年到初,小康生活的深入,类似鸡鸭鱼肉的食材、炸鸡烧烤开始流行起来,相比于吃大锅饭、萝卜白菜为主菜的物质匮乏年代,国人的口感一直在向风味的丰富升级,而在这样的追求风味和香气的偏好背景下,米香型白酒相比浓香、酱香,甚至于大曲清香均不占优势。所以,米香型白酒问题,是价值与时代不匹配的问题,而不是酒品价值本身的问题。

03

被误解价值的米香型

在饮食多元化的今日,在追求风味的复杂之中,也存在由繁到简、由浓到淡的趋势。从这一方面来看,米香型白酒价值正在被重新认知,迎来发展机会。那么,米香型白酒具有哪些特有的价值?我们应该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米香型白酒呢?

第一,独特的香气价值。

米香型白酒在物质组成上具有独特性,虽然酒体中酯类成分在浓情酱米四大香型中属于较少的种类,但其酸类和醇类,尤其是醇类物质,在诸多米香白酒中,比清香和浓香型白酒还要高;而在较低水平的酯类中,却唯独具有较高含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 β-苯乙醇,乳酸乙酯就有浓郁的酒香,乙酸乙酯具有清新的果香,而β-苯乙醇则是玫瑰花和蜂蜜的主要香气成分,所以高醇和高酸的舒适绵软口感下,突出格外的独道的花果香,这是其他白酒所不具备的。

白酒品鉴(拍摄/李虓)。

第二、独特的体感价值。

米香型白酒的评语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饮时的柔和感和饮后的畅轻感是十分显著的特征。之前的米香型白酒由于价值低估而价格低廉,所以直接导致了工艺品质不过关,而产生了诸如“后苦”“上头”等问题,但真正的优质米香型白酒其实并不存在这种“低级”的品质问题,因为米香型白酒的工艺简单,对于不良物质的去除也相对容易控制。所以,身体负担小、轻松愉悦是米香型白酒的又一独特价值。

第三、独特的风土价值。

白酒是山水风土的产物,人们常说“好山好水出好酒”,品味一杯白酒除了酒体本身以外,也是品味的一方地域的独到之处。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天下第一”的风土环境,同样赋予了米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价值,这就如同“离开了茅台镇酿造不出正宗的茅台酒”“离开了法国香槟地区就只能叫做起泡酒”一样具有稀缺性。

穿山岩酒窖藏酒融洞(拍摄/李虓)。

第四,独特的洞藏价值。

酒是陈的香,白酒也是时光的产物,在诸多储酒方式中,洞藏是格外独特和符合老熟进程的形式,但在很多地方合适合理的洞藏方式并不多见,而在广西尤其是桂林,“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这里的溶洞资源为白酒的储存贡献了十分丰富的洞藏可能,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洞藏带来的老熟变化,这亦是其他地区白酒所不能比拟的。

正因如此,米香型白酒应该高端化,也具有高端化的价值,而经过这些年看到清香、浓香、酱香三大香型的突飞猛进,米香型也逐渐开启了中高端化的结构调整,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300元到600元,甚至于1000元以上的米香型白酒均能看到。

穿山岩·兰斛藏香 洞藏三花酒(图片/网络)。

比如,有一款穿山岩品牌出品的“兰斛藏香”洞藏三花酒曾卖到1599元,品牌来自刘镇的《踏莎行》词句,而包装则使用了桂林十分有代表性的梅瓶,这款酒几乎开创了三花酒的“天花板”。所以,米香白酒应该“贵起来”,因为它有很多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静待发现。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学硕士,酒类食品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工程师,《酒食评论》创办人,李虓策划咨询创办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73e0dd0566701a6cc1141f95b7a6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