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酒不是光瓶酒,应是饮酒生活的解决方案

2022-10-18     酒食评论

原标题:​口粮酒不是光瓶酒,应是饮酒生活的解决方案

作者:李虓

最近,收到一些朋友的询问,有哪些性价比高点的酒,值得囤一些长期喝。还收到了几个酒厂朋友送来的口粮酒新品样品,让帮忙品鉴。这两方面联系到一起,我想到到一个问题,即有些人可能对口粮酒、光瓶酒、低价酒,这些十分接近的概念还不甚清楚,那么,应该怎么区分?应该怎么定义口粮酒呢?本文就此简要,做个思考回顾。

01

口粮酒,不等于光瓶酒、低价酒

近年来,中端口粮白酒的规范化是个大趋势,尤其在新国标出台以后,甚至于比高端酒的层出不穷,更令白酒消费者瞩目。

除了必要性的高端场合,需要用到高价位白酒之外,纯粮酿造的高性价比口粮酒,愈发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且随着人们水平提高,这类白酒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百元以下的价位,而且还提高到100以上、200-300元甚至更高的价位段。比如,四川佳乐酒业的朋友邮寄过来的新品,佳记青白酒,单瓶价格就定位在100到200元区间。

喜欢喝,经常喝,喝得起,称之为口粮酒。(拍摄/李虓)

对于这类产品,人们普遍能够听到三种词汇,光瓶酒、低价酒和口粮酒。其实,这三个概念之间有交集也有本质的不同,各有侧重。

首先,低价酒,价格大于品质。这类酒的品质口感和酒体风味都比较一般,主要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因为便宜,所以大多数采用光瓶酒的包装形式。

再者,口粮酒,品质大于价格。这类酒对于品质的要求很高,主要的优势在于超高的性价比,因为把大多数成本用于酒体,所以多数采用简包装,比如光瓶酒或者简单的盒装。

两者在消费者行为上也有不同,口粮酒必须有三点标准,消费者喜欢喝,经常喝,而且还要喝得起的酒,称之为口粮酒。因为长期喝、喜欢喝,所以品质要大于价格,又因为喝得起,所以价格又不能太高。这就和平时用到的米面油一样,太贵的产品,一般人消费个一两次还可以,长期就消费不起,但又不能选择太便宜的,因为要长期食用。所以口粮酒就等同于饮酒生活中的“口粮”。

02

口粮酒,是饮酒生活的解决方案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口粮酒其实是离国民生活最近的一种酒,这就决定了:口粮酒,其实是人们饮酒生活的解决方案。不能说最优解,可以说是最适解。

第一,要适合人们的口感,也就是常说的顺口。可能大多数消费者,对香型品类概念的认知不深刻,但顺口舒适这是最为关注的品质感受。比如,佳乐酒业酒厂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佳记·青白酒在进行酒体设计的时候,除了邀请多位国家级评委专业审核之外,还邀请了很多资深的白酒消费体验官,让消费者自己品鉴和选择,为的就是从酒体的香气、入口及饮后感受等多个层面,将舒适程度最大化。同时,佳乐酒业还获得了“不干喉不上头”的认证及连续两届的青酌奖。

口粮酒品质的第一要义,在于顺口舒适,饮后愉悦。(拍摄/李虓)

第二,要适合使用的场景。口粮酒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不仅可以自饮自酌和朋友聚会,甚至上一些档次的酒局都可以使用,这就要求产品尽可能多的实现场景覆盖,省去消费者多场景购买多种酒的麻烦。仍以佳记·青白酒为例,从外观设计上看,整体瓶身典雅大气,其实具有中高端酒的审美价值,再配合上优越的适口性,基本的送礼、宴请需求,都能满足。

佳乐酒业 佳记青白酒,具有较为广泛的场景契合度。(拍摄/李虓)

因此,“口粮酒”这个词汇,要比低价酒、光瓶酒的含义更加丰富,这反映出中国白酒回归饮酒本身的价值所在,回归到日常之酒、国民之酒,更有利于酒品消费的理性对待。口粮酒是常态化的风口,因为性价比是世界上任何产品的永恒主题,而这也让中国白酒更加向“生活必需品”靠近。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专业硕士、工程师,酒类食品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酒食评论》自媒体矩阵、李虓策划咨询创办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cdc4aef833a0a788fff410bc81c39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