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河北的信:莫文隋爷爷您放心,剩下的任务交给我们

2019-07-18   濠滨网

莫文隋走了。

14日中午,“莫文隋”原型——南通大学退休教师汤淳渊的遗体,在亲友目送下完成火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莫文隋没走!

这几天,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走进两位戴口罩的女士,她们捐出3万元,没有留下姓名;大雨滂沱的如东街头,一位小伙跳下汽车,为雨中无措的残障人士撑起雨伞……

一个“莫文隋”影响一座城,又不止这座城。

今天,南通网友“@相携生命”在朋友圈看到一封未寄出的信,字迹工整,出自一位河北女生之手。

【您放心,剩下的任务交给我们】

尊敬的汤淳渊爷爷:

您好!

我叫索坤静,是“莫文隋基金会”资助的一名学生。

听了您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便是对您的形容,汤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汤爷爷,您放心,剩下的任务交给我们吧!

汤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秉承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精神;发扬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做事态度;学习您“乐于助人、真诚善良”的品质。

汤爷爷,您放心,我们明白,唯有奉献,才有价值。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作为基金会资助的一名学生,我一定要超越自我,乐于助人,把您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把您留下的任务圆满完成!

汤爷爷,您德高望重,精神永驻。请您放心,我们会把精神传承下去,让爱遍布人间!

河北饶阳县 索坤静

2019年7月17日

写信人索坤静,今年刚考上大学。她与“莫文隋”的渊源,同样起于朋友圈。

2014年夏天,“@相携生命”与同事前往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调研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翻看到尹村镇大尹村村委会的办事登记簿,上面很多是办理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登记的内容。

“@相携生命”从当地教育局了解到:初中阶段学杂费由国家统一处理,但中午在学校用餐需交伙食费每月200元左右;高中阶段交学杂费800左右、伙食费200左右、还有住宿费——这些钱对于普通家庭不是问题,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

当年9月1日晚,“@相携生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起倡议:

“能帮助每月200,就能让一个初中生安心学习。

能帮助一学期1500,就能让一个高中生安心学习。

能帮一个是一个,能一对一帮就一对一帮,能几个人帮一个,就合作起来帮。”

倡议在微信圈里激起爱的浪花,很多微友表达了愿意捐助的想法。

第二天,“@相携生命”与河北衡水政协取得联系,并草拟了资助办法,定向资助饶阳县尹村镇的初中贫困生,每位资助者以“莫文隋”的名义每学期资助1000元。

“衡水和饶阳政协的同志们极其认真负责,于当月9日提供了15份贫困生名单。每份名单上面有贫困生自己书写的情况,有每一位孩子的照片,有学校、镇教委、镇政府的公章”,“@相携生命”将名单发到微信上,“微信好友里有退休老同志、有企业当家人、有机关公务员、有普通老百姓,有南通的、有外地的、还有海外华侨,短短3个小时,贫困学生被全部‘认领’。”

同月13日,所有捐款全部寄出,大部分汇款人的署名为“莫文隋”。

索坤静,正是受助学生之一。

2016年3月,南通日报记者与南通好人一起去到索坤静家中,当时她在尹村镇中学读9年级,和弟弟二人的学习生活全凭母亲许孟学种地维持。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墙上填满她的奖状。

“这孩子今年考上大学,这么多年,有这份感情,我很欣慰。”“@相携生命”感慨。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