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话“里手”,乃普通话能手是也。“扯里手”,虽则为中性词,亦有些夸张赞美之意也。城郊农人李昌文,实种菜“里手”,当地无出其右者。仲夏,余于菜地见他,炎日烈烈,汗流满脸,其仍笑曰:“尚未三伏,日头不毒,正作菜旺季也”。余环顾周端,皆菜地也,绿油油,或条状丝瓜;或嫩嫩青椒;或青青茄子;或长长豆角;大都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李边锄草边聊曰:“每晨担一些,去五里牌蓝天市场兜售,换银两三五,快哉!”
李昌文者,年七十,和共和国同龄,余庆办事处西园村人也,世代为农,湾中有著名红军军长李天柱烈士,乃李昌文长辈也。李极健谈,面余采访,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极尽心中话语。时正清晨,田野葱绿,荷叶吐艳,一桥飞架,高铁驰骋。李于菜地扯一篮豆角,面对铁路对余曰:“好时代也,交通便捷,即去卖菜,亦乘摩托,来去短暂,又省脚力”。又叹曰:“旧社会方圆尽荒芜山野,百姓出行只有脚力,真好苦也;新中国成立,老百姓翻身做主人也,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最是如今,变化让人眼花缭乱也”。即便他此等年岁老农,亦可作菜上市,生活绰绰有余矣。
余观李昌文,中等身材,满脸黝黑,手脚利索,初窥之不似古稀之人。李曰:“现乡间长寿者多,类似他之龄者多如牛毛,八九旬老人仍生活自理者亦多,于他闲不住便种些菜地,一则自给,二则换些钞票,增加生活质量也。余问他,年销菜可达多少人民币?答曰:“五六千之间也,可供平素砍肉买生活用品也”。又曰:“足矣”!余又问其家人状况,李曰:“妻在桂省帮女儿做事,偶尔亦要接济下晚辈”。然总体上他自立,生活还是充裕也。
再聊种菜方面,李昌文曰:“以前只种粮食,菜只是自留地种点,后责任制田土到户,他见离城极近,便伺弄蔬菜去卖,久之便变为作菜里手。李笑曰:他之种菜“里手”只能在五里牌一边,若讲灶市零洲等地,甘拜下风,人家才是种菜“里手”也。
细问李昌文种菜,李一一作答。大至为,冬种大蒜白菜萝卜等,夏栽南瓜辣椒茄子等,皆一些时鲜菜矣。李昌文曰,他种菜仅用老土办法,猪粪牛粪之类浇灌,杀虫亦用火灰喷洒,纯绿色无污染之菜也,挑至蓝天市场,皆成抢手货。李昌文曰,“做人实在些好,如今城里人养生,想呷乡下土菜,不喜菜贩子之菜,但真正土菜亦少,类似我一样卖菜老农,不多也”。
虽七十,李昌文颇有思路曰:“当下耒阳种菜已非从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灶市乃郴州蔬菜中转站,耒阳蔬菜名气远扬,金南、聂州、零洲皆为蔬菜基地,斗转星移,如今金南、聂州皆高楼林立,只剩零洲仍为蔬菜基地,但明显不能满足市场”。李昌文曰:“其实如今余庆、哲桥、南京一带,完成可建大型蔬菜基地,只要有恒心,尽能重振耒阳蔬菜种植雄风”。
老农李昌文,种菜“里手”李昌文,乃耒阳乡间普普通通一员也,然从他们身上,可看出耒阳人朴实面目也,亦可领略到耒阳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欣喜心情,更感受到耒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
图/文:欧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