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热心女护士和武汉倔强老婆婆的“忘年交”

2020-05-12   中新视讯

原标题:天津热心女护士和武汉倔强老婆婆的“忘年交”

中新视讯(维桥、董辉)。她是天津医学大学肿瘤医院的一名女护士,共产党员。作为天津援鄂医疗队的一分子,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病区遇到了一位倔强的老婆婆。老人一度对自己的康复失去了信心,不吃不喝、也不服药,而她像亲孙女一样劝慰、护理着老人。她的真情终于化解了老人心中的坚冰,此后积极配合治疗,并最终战胜了病毒。逆行的天使,无悔的人生;她的名字叫卢莉莉。

第一个报名

大年三十,当单位微信群发出“报名驰援武汉”的消息后,作为一名护士和共产党员,卢莉莉没有半点犹豫,第一个报了名。很快,作为天津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她就和其他队员们一起出现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病区。

对于第一次进入红区的卢莉莉来说,陌生、紧张、害怕、还有一点无措。但随着环境以及工作流程的熟悉,不安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则是忙碌的工作。

“第一次穿着防护服在病区工作将近7个小时,真已经快达到了极限。在病区,咱们不仅承担着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更要承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打水、取餐、发饭、喂饭、生活垃圾的清理等。一个班次下来,连简单的行走都变得笨重不堪,汗水已经浸透衣服,护目镜早已模糊不清,脸上的压痕成了最美的妆扮,心中的信念一直坚定着。”

新冠肺炎对高龄且有基础病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在卢莉莉负责的病区有一位84岁高龄的危重患者。对于这位老婆婆的护理,她不敢有任何松懈,在诊治到位的同时,生活照护更是精心。婆婆排便困难,给予辅助排便;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定时为她翻身拍背。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下,一遍操作便已经汗流浃背,连呼吸都困难了,卢莉莉累到虚脱低血糖,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来擦洗,我来拍背,我来我来……”这是她在病房说得最多的话。

为了工作,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感化老人)

因为年龄大,对自己的病情也不太了解,婆婆曾一度对自己的康复失去信心。她基本不和医护人员交流,也不吃饭喝水,更不吃药,任凭卢莉莉怎样劝说,她都不肯配合,护士们称她为“倔强婆婆”。

“不能任由婆婆这样倔强下去!”于是,卢莉莉改变“策略”,开始和婆婆拉家常,主动告诉婆婆:“咱们是从天津来的,我奶奶和您岁数差不多,您就当是您的孙女在给您喂药吧!您还能不吃自己孙女给您喂的药啊!”

卢莉莉的真诚打动了婆婆,她看着卢莉莉,目光逐渐缓和。她赶紧趁热打铁:“婆婆,把药吃了,这样您才能回家看孙子孙女啊!”就这样,哄着婆婆一粒一粒地把药吃了下去。

“那一刻,既开心又激动,仿佛看到婆婆离康复出院又迈进了一步。之后,在每个班次都负责护理这位危重症婆婆,虽然她记不住我的名字,但我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我叫‘莉莉’,是她在红区的孙女,我也真的把她当作自己的奶奶一样去护理。也许是‘天肿’的这种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一直教育着、感染着我,虽然换了一个工作场所,但是为患者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一针见血”的默契

有一次婆婆的尿管漏尿,床单已经湿了,而且淹红了皮肤,但是倔强的婆婆仍然不肯更换。卢莉莉对她说:“婆婆,是我呀,我来给您把床单换好,舒舒服服的睡觉多好。”这个时候婆婆不再抵抗,卢莉莉和同事一起为她更换了新的床单。

一次,在休息的时候,听说婆婆病情不稳,呼衰、心衰、肺水肿以及肺感染,血氧饱和最低到了40%,卢莉莉真的特别担心,真心祈祷婆婆能度过这个难关。上班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婆婆的病情。好在经过有效救治,婆婆的病情还算稳定,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第一次在红区凌晨的班次,第一次为患者静脉采血,卢莉莉面对的就是这位婆婆。平常简单的操作此时真的非常困难,婆婆的静脉条件非常差,卢莉莉手上戴着三层手套,护目镜外又戴着面屏,这给穿刺操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而当他静下心来仔细寻找血管时,婆婆很配合的握拳了,这个动作让她更加坚信这次穿刺一定能够成功。果然,一针见血!卢莉莉高兴地说:“婆婆,您真棒!咱俩配合得真好!”此时,卢莉莉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再苦再难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之间又有了一次默契的配合。”

假牙的故事

早晨,卢莉莉喂婆婆吃早餐,又给婆婆擦洗了脸颊和手。没想到这时候,婆婆把假牙摘下来给她。

卢莉莉清洗完了,婆婆很满意地戴上了假牙,也很配合地吃下了她喂的饭,不再像以前那样拒绝——她的心再次被满满的成就感所充满。

“这次婆婆的一个举动真是暖到我了——她做了一个感谢的手势。那一刻,我的心被一股暖流包围了,有一种真心付出终于得到认可的激动,心中‘医患同心、抗疫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

其实,卢莉莉和同事们都知道,在病房里待的时间越短对她们来讲越安全,但是真正工作起来,他们真的已经忘记了面对的是新冠肺炎患者,往往一个班次进出病房无数次。在病房一待就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辛苦付出让这个“战场”充满了温馨。

“爱是病魔扯不断的纽带,是严冬锁不住的温暖。哪怕在红区,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爱的传播。”卢莉莉动情地说道。

在天津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撤离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时候,这位老婆婆的新冠肺炎已经治愈。由于身体还有其他病症,所以被转到另一家医院继续治疗。

“最喜欢莉莉老师来病房”

从事临床护理已经九个年头,卢莉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经历。其实在到达武汉的第一周,她由于水土不服和天气原因,就出现了发烧症状。当被排除感染新冠病毒,踏出房门的那一刻,她真的觉得世界是如此美好。

再次回到红区时,她告诉患者:“你们并不孤独,在你们的身后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在支持着,有全国各地的人民在帮助你们,还有我们在陪伴并守护着你们,所以你们一定要有信心,我们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

日前,卢莉莉带着她的孩子和战友们受邀乘游船畅游海河。现在,卢莉莉已经回到肿瘤医院的工作岗位。面对患者,她和同事们倡导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全程化、专业化、亲情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努力帮助更多的患者从病痛的阴霾中走出来,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最喜欢莉莉老师来病房,虽然你戴着口罩,但我们也能从你那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我们也要像你一样。”在病房中总有患者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