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文艺“战疫”作品选刊 (六)

2020-04-08     莆田发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自2月3日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莆田市文联发出《致全市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暨开展“防控疫情,莆田文艺界在行动”作品征集活动以来,莆田市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把“家”当作战场,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一批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新文艺作品,涵盖文学、戏剧、美术、书法、音乐、民间文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莆田市文联微信公众号“莆田文艺界”将分期择优推介相关文艺作品,以此弘扬正能量,鼓舞人心,激励斗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莆田市文艺“战疫”作品选刊(六)

莆仙戏版防疫宣传

演唱 王少媛

词:

各位父老乡亲春节好,

我是莆仙戏演员王少媛,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也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我用一首莆仙方言,与大家共享,

疫情防控,由我做起。

新型肺炎不用怕,不用怕,

预防措施听我讲,

向一线的白衣英雄们致敬!

祝愿此次“你我他”在防控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平安健康,加油!

春节期间少串门,

聚餐春游要禁止,

多消毒来勤洗手,

出门必须戴口罩,戴口罩!

常开窗户通空气,

发现情况早就医,

自行隔离不传染,

莫信谣言莫传谣,

人人自觉防疫情!

《防控疫情》 陈燕鸿

前方的夜晚

——致敬奋战一线的人民警察

陆小芳(基层公安文职)

我知他风雨兼程/途经日暮不赏

穿越人海/只为与你相拥

我知他乘风破浪/去了黑暗一趟

感同身受/给你救赎热望

——《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请大家注意保暖,确保安全!”

“真的注意防冻、保暖!”

夜里20时许,防疫检测点的临时工作群里,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反复嘱咐着执勤的民警、辅警们。

此时,位于山区的高速出口疫情检测点的气温已接近0℃。检测点的民警和辅警还在路口忙碌着。

这是今天的第三班。从下午4点到夜里24点,他们要站8个小时的岗。

示意车辆减速,指挥车辆停靠,协助医护人员检测体温,询问车主基本情况,疏导车辆离开。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除了这里,还有8个高速出口检测点、1个市际交界检测点,40多名民警,90多名辅警,在从事着同样的工作。

连日来,重要的路口、路段、区域,都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测点,24小时四班三运转,全天候不间断不停歇地监测过往车辆、检测人员体温、记录人员信息。

这里面有许多人,从大年三十起,除了交接班后短暂的休息,一直都在前线。十多天前,他们还在期盼着春节假期,准备好好休整一下,兑现对家人承诺了许久的相聚、出游。如今,又要再搁一阵子了。

气象部门发布了霜冻预警。路灯、警车灯、肩闪灯交替闪烁的间隙,隐约能看见空中细细飘下的雨丝。寒气从四面八方侵袭,加绒的皮鞋即使垫了暖足贴,也不能抵抗从脚底不断涌上来的低温。凌晨的风,越发地紧,从领口、袖口、裤腿的缝隙里钻入,夹棉袄的制服也难以暖和起来。

这样的夜晚,注定是漫长的。

进入下半夜,车流量相对少了。为了保存体力,值班人员每一个小时轮流上岗。在这寒风呼啸、四面无遮挡的高速路口,一个小时,60分钟,3600秒,时间似乎冻住了,走得极其缓慢。露天站岗的人,需要不停走动,让身体产生热量,才能在寒夜中坚持下去。有的兄弟才退下休息了十来分钟,就又出来替岗了。这是男人和男人之间,没有言语的责任担当和相互关怀。

好在,即便黑夜漫长,也总有天亮的时候。每一天是如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也必将如此。

天边晨光微露,渐渐点亮鹅黄色的朝云。警车顶部挂着的党旗,在晨风中飒飒飘扬。

前一晚,临时党支部书记在视频巡视时,发现执勤点的安全防护不够严密,立即就安排了反光锥、肩闪灯、指挥棒等防护装备的采购。放心不下前方,一大早,他又逐个走访了检测点,想要实地再摸排一遍、确认一遍,以免疏漏。每一个路口,看着他的战士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他鼓励大家再坚持,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扛过去,打胜仗!又一遍一遍地叮嘱大家要戴好口罩、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是的,他们一定能扛住、扛过去、打胜仗!没有人自带抗体,但是穿上这身警服,他们就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心甘情愿奔赴前线,坚守阵地,筑造一道防线。

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存,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等到春天到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一定要再见面!

《坚守共筑》苏玉华

《牵动人心,为中国加油》郭怡滨


《武汉加油》齐思瑜

《最美逆行者》姚欣怡

《致敬最美逆行者》黄凌寒

《最美逆行者》姚诗雨

陈兰涓儿童画

《武汉加油》 姚诗雨

邱庆荣作品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李智明

《隶书对联》方庆奖

张锦洪作品

(来源:莆田文艺界)

责任编辑:林双华、王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hyzWXEBfwtFQPkdrpOb.html











童年翻花生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