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主席去当县长,级别没有变,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高升”?

2023-01-16     卿晨说教育

原标题:县政协主席去当县长,级别没有变,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高升”?

大家都知道,在县城的政治生态中,主要领导干部,有四大班子领导之说。四大班子,何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在县城,四大班子就是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应地,作为四大班子一把手,是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这四大班子一把手,级别谁大谁小?大家都一样大,都是正处级干部。当然,如果是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的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大家都是副厅级领导干部。

因此,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四大班子中,县政协主席和县长,级别一样都是相当的,大家通常都是副县级领导干部。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一名县政协主席,调任县政府去当县长,在级别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大家倾向于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高升”,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会纷纷恭贺。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从县政协主席到县长这个身份的转变,之所以被认为“高升”但级别又没有变化,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排名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大家都知道,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不同的排名,意味着不同的地位。作为政协主席,在四大班子领导中,排名怎么排呢?通常情况下,县政协主席的排名,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中,排名第四。但是,作为县长,排名排在什么位置呢?一般情况下,县长的排名次于县委书记、高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因此,从政协主席到县长,从“老四”到“老二”,排名进步了,当然算“高升”。

第二个方面,权力实实在在增加了。政协主席领导的政协,主要的职能是什么?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方面的职能,主要通过召开政协会议、提交政协提案、调研、视察等形式来落实。虽然这些职能也能重要。但是,作为县长,所分管的县政府组成部门中,行政权力的数量更多、更大、执行力更强。因此,作为县长,行政权力实实在在大为增加。

还有一个因素,很多人没有考虑到。虽然县政协主席和县长都是正县级干部,但是,县长有机会“更上层楼”,而作为县政协主席,在仕途上进一步发展成长的空间并不大。因此,当然是县长这一职务的“含金量”更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8f1bf5b9bd49df6774e47462db1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