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碑》与《张迁碑》风格相近,经常被书法爱好者用来进行对照学习。
老师隶书教学体系中《鲜于璜碑》的学习安排
在老师的教学程序中,隶书学习在对《乙瑛碑》进行感受体验以后,就进入分组对照临写。其中有一组就是《鲜于璜碑》和《张迁碑》。
《鲜于璜碑》在我隶书学习中的地位
每一组的临写老师要求选择一种为主,另外的与之对比体验,因为我在随老师学习以前曾临写过《张迁碑》,加上素来对《张迁碑》喜爱有加,自然学习中以《张迁碑》为主,所以一直没有通临《鲜于璜碑》。尤其是碑阳学习很少,因为老师建议《鲜于璜碑》以碑阴临写为主,碑阴更加灵动,艺术价值更高一些,所以碑阳只是看过开头一点,谈不上临写。
《鲜于璜碑》碑阳的艺术特色
《鲜于璜碑》碑阳部分,用笔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笔法严谨,笔力遒劲,取势横扁,宽博厚重。整体布局匀称,较《张迁碑》更方正,更丰腴。当为汉碑“方正派”中极为重要之代表。其笔画肥瘦有度,结字拙巧并存,朴实中更露生机,灵巧处方见精神。
《鲜于璜碑》碑阳碑阴对比,我喜欢碑阳的静态美,通过碑阳临写是否更容易吃透碑阴
就《鲜于璜碑》碑阳碑阴进行对比,结合我们在进行书法创作时的心态,可以想见当时书者对待此碑的重视,也可以想见他从严肃认真甚至有些拘谨的状态,然后在不断地书写当中慢慢放松进入巅峰状态的过程。碑阳上部相对放不开,缺少灵动,可恰恰是这种认真,使得《鲜于璜碑》碑阳细节到位,思维跨度小,展示出书者高超的隶书基本功,学习起来也更容易入手。我素来喜欢静一些又不乏小趣味的东西,所以也更容易接受碑阳的书写,一遍通临未完,竟有些喜欢上她了。我觉得应该可以先通过碑阳临写进入《鲜于璜碑》,再来进一步临写碑阴。
具体到《鲜于璜碑》碑阳,感觉破损较碑阴严重。因为是初次临写,于是临写过程中,我尽量选取清晰一些的字学习。
我临写《鲜于璜碑》碑阳的努力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慢慢地有了一些感觉。今天继续临写,我努力贯彻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大篆线条来强化书写性,不拘泥于原碑的外形细微末节,以呈现汉碑宏大宽博的气象。同时注意笔法变化,表达到位,以展现原碑风貌。
文中图片是我临写的《鲜于璜碑》碑阳,因读帖不够深入,加上初次临写,书写水平还很差,欢迎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景行书苑,请多多点评、转发,谢谢支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cDTRHEBiuFnsJQVZy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