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设立“景行书友会”与“景行书学院”两个圈子,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欢迎定制收藏景堂书法作品。
在参观书法展览时,经常会听到有些人提及作品中有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问题。当前国展中对书法作品中文字的运用是不能繁简混用,也就是说一幅作品要么简体,要么繁体,只能选其一。
我们现在通用的文字是简体规范字,为什么书法家多数会选择使用繁体字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书法家在长期临帖的过程中,形成了写繁体字的习惯。
由于他们学习书法时,在古帖中见到的多是繁体字和各类异体字,在长期的临帖过程中,书写繁体字已经成为习惯,所以进行书法创作时,习惯地运用繁体字书写。我自己的感觉,每次拿起毛笔,往往就会习惯性的写繁体字。在学校需要用毛笔写字时,因为面对小学生,需要提醒自己运用规范字。
其次,个别字体不存在简体字。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从文字产生开始的,早期字体没有简体字。流传到现在,字体实用性基本消失,也就不可能有这些字体的简体字。如篆书、草书,因为其本身不易识读,结字都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按照繁体字约定俗成的,如果随意改变,就会更加难以识读,所以只能以繁体字来表现。
第三,书法创作拒绝雷同,古帖中有大量被当做繁体字的异体字可以借用。
在书法界有一个公认的原则,就是有古帖中的那些异体字,不可否认有部分应该是错字,只要有出处,运用到书法作品中与繁体字一起使用就得到认可。所以,也让更多的书法家为少出错误,方便处理雷同现象,选择了使用古帖中约定俗成的写法。
另外,有些人因为对繁体字情有独钟,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仍旧使用繁体字,也让书法中繁体字继续占据主流起到了一些作用。
那么书法作品又能不能使用简体字创作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书法自文字产生以来,经历了大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草书行书,文字的不断演变推动着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简体字进入书法是书法随时代的表现,是完全可以的。
在五体书的发展过程中,文字随着时代的变换,实用字体也在变化。从秦代统一文字运用小篆,到汉代隶书大行其道,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碑风格楷书占据实用主流。书法运用的文字,在书法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由此可以肯定,书法也不一定要写繁体字。
当前社会的实用文字是简体字,完全可以让简体字进入书法作品之中。当代很多书法家也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我老师洪厚甜先生在题写校名和写给中小学生的作品都是用简体字。
综上所述,书法作品中使用繁体字是可以的,但运用简体字也完全可以。作为当代书法家,坚持同一幅作品繁简不混用是应该坚持的。同时应该提倡在必要的环境下书写简体字,尤其是现在比较实用的楷书、行书、隶书几个字体,书写简体字这不正是书法当随时代的体现吗。当然,作为书法家还应该学习汉字的流变,正确掌握繁体字的写法,对于有些适合繁体字的环境还是应该运用繁体字,要客观对待,不要一刀切。
以上是我就书法作品中繁体字简体字使用的一点认识,欢迎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