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睡前人们在互道晚安的时候,总是会说一句话:“晚安,好梦”。
因此很多人认为做梦是睡眠质量好的体现,说明睡得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持相反的意见,觉得睡觉做梦是不好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究竟是做梦好,还是不做梦好?
答案来了:
提到做梦,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如果我晚上做梦,醒来感觉在做梦,那么昨天晚上的睡眠质量就不好!这其实陷入一个误区!
人为什么会做梦?
做梦的基础
人的大脑是24小时不停歇的,即使在睡觉中,也会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些活跃的脑细胞就可以在人的脑部形成梦。
做梦的内容
做梦,是因为大脑在处理脑部的一些嘈杂信号,例如:白天记忆深刻的一些图像、事件或是声音。这也对应了那句老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白天遭遇的事件越深刻,睡觉之后脑部活跃的细胞数量就越多,这种情况下,导致做梦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且构成梦境的一切素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与个人的思维、情感、生活、工作、经历分不开。
做梦≠失眠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会经历清醒浅睡眠深睡眠的过程,循环往复,一晚上大概4-5个这样的周期。在深浅睡眠的交替之间会出现一个睡眠阶段--快速动眼睡眠,梦境大多在这个阶段出现。
如果你恰好在这个阶段醒过来,早晨醒来时清晰的记得刚刚的那个梦境。不过随着你的意识,回到了现实世界,逐渐清醒后,刚刚的梦也不记得了。
睡觉时做梦,好还是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1、做梦,能加快大脑排毒,维护脑功能,强化记忆。
德国脑神经专家科恩.胡贝尔教授的研究表明:做梦对大脑是有益的!神经正常生理活动能够锻炼大脑的功能;也有研究显示:梦其实有强化记忆的功能。如果学生睡觉之前背书,然后马上好好的睡一觉,第二天起来记得内容就更多。
我们通过做梦,重新组合自己的认知,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合理的结合起来,加以巩固,进行整理和储备,最终存入到我们的记忆当中。
之所以很多朋友觉得做梦影响休息,夜里做梦白天就觉得有气无力,其实这是心理因素所致。
2、做梦能激发创造力
弗洛伊德说:“梦境不仅具有复制的功能,而且具有创新的功能。”
我们做梦的时候,思维模式已经跳出白天固有的模式,同时不会受到现实世界中各种束缚和条条框框的影响,因而做梦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推动者。
3、做梦能帮助调节情绪
人们在做梦时,经常梦到一些心里所想、所希望得到的事物,也就是在梦中可以满足自身的一些愿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能帮助调节心理平衡。
另外在梦中体验一些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在清醒时更好地处理和控制消极情绪。
做梦本身对人和睡眠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4、梦境能传达疾病信号
情绪可以反映在梦中,而体内的一些疾病,有时候也可以在梦中体现。比如:
*梦到被猛兽追赶,想动动不了,可能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梦到自己从高处坠落,可能有隐匿性心脏病;
*梦到自己在水中挣扎,可能是肝脏系统或者肾脏出现病变......
因此,如果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做噩梦,就需要看医生了!
如何减少噩梦?
1、调节不良情绪
噩梦往往是因着焦虑、恐惧、内疚、痛苦等负面情感的一种表达和释放。调节情绪是减少噩梦的首因。
2、减少不良刺激
睡前少看或尽量不看易形成噩梦情景的小说或影片;睡前避免过度用脑,以免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而引起梦境。
3、注意睡觉姿势
睡觉时避免被子盖住嘴鼻,避免把手压在胸部,这会导致呼吸受阻、胸部受压迫。而这些感觉会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不正确的反应,从而产生恐怖的幻觉。
4、睡前放松
如洗个温水澡、泡泡脚,或者听听轻柔的音乐,放松身心,避免噩梦。
愿今晚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