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经历了不少战争,其中不乏能被称为“军事史奇迹”的战例存在。
不管是霍去病封狼居胥,还是志愿军抗美援朝,都吸引着很多历史以及军事爱好者去讨论之。
今天我们不妨也来聊一个军事史奇迹,它的缔造者当时错将上级“坚守7天”的命令,听成了“死守47天”,奇迹缔造者带领着不到2万人,与11万敌军顽强抗争,成功完成了“死守47天”的任务。
这位奇迹缔造者是谁?他又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奇迹缔造者
奇迹缔造者名叫方先觉,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因为对读书很感兴趣,方先觉成功考入徐州中学,彼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为天下人寻公平。
但是在读大学期间,方先觉看着动荡的国家,内心产生动摇。
再加上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方先觉放弃了自己原本的理想,并在黄埔军校招生时果断报名,从此走上军事学习道路。
只是方先觉的军校学习之路并不顺畅,当时黄埔军校中有一名管理军需的领导私自挪用贪污学生们的伙食费,这导致学生们根本得不到好的营养供应。
方先觉看不惯这位领导的所作所为,私下里联合几名学生暴打了领导一顿,事情闹大之后,贪污的领导受到了法律制裁,但方先觉也因为违反校规而被开除学籍。
且令人扼腕的是,此时距离方先觉毕业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方先觉终是没能正式从学校毕业。
这一次挫折并未影响到方先觉,他坚持为革命奋斗,最终还是顺利得到军队领导赏识,且在1942年时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
此后方先觉一直带领手下的兵将奋战在前线,与入侵中国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次殊死搏斗。
1944年,中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经过前期作战,不管是军需资源还是军队士气都消耗严重,为了将战争顺利进行下去,日军决定打通中国的交通线,就这样近50万日军向豫湘桂一带挺进,豫湘桂战役爆发。
衡阳保卫战
豫湘桂战争后,长沙因为敌我实力悬殊最终沦陷,敌人的下一个侵占目标被定为衡阳,衡阳作为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日军对此地可谓是“势在必得”。
当时的国民党高层考虑到后方人员需要喘息和转移的时间,便命令驻守在衡阳的方先觉,带领国民党革命军第十军坚守衡阳7天。
不过因为通讯断断续续的缘故,方先觉错将“坚守7天”听成了“死守47天”。尽管当时方先觉心生疑窦,但他还是决定服从上级命令。
为了拿下衡阳,日军出动了11万兵力,而方先觉手下不过2万多人。
想要尽可能拖住敌人脚步的方先觉,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勘察地形、修建工事,尽最大可能提高衡阳城的防御坚固度。
1944年6月22日,敌军正式对衡阳发动进攻,大批战斗机飞向衡阳实施轰炸,轰炸过后日军经过数日作战,突破了第十军防守阵地,并占领衡阳机场。不过因为方先觉事先炸掉了机场的所有设备,敌军一时间无法倚仗空中优势夺取衡阳。
日方见状果断变化攻城战术,利用两面包抄的方式对衡阳城发动数次进攻,不过在方先觉及将士的顽强抵抗下,日军的包抄计划均以失败结果告终。
为了积攒下一次进攻的力气,日军暂缓攻势,方先觉部队也因此得到一点喘息的时间。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方先觉部队迎来敌人的第二波进攻,此次交锋中敌人无耻地使用了毒气弹,这导致方先觉部队以及衡阳城中百姓死伤严重,但不管敌人使用什么手段,衡阳城阵地仍然未被攻陷。
久攻衡阳城不下的日军恼羞成怒,出动了大量兵力以及战斗机、轰炸机,对衡阳展开地毯式轰炸,孤立无援的方先觉部队终于难以为继,方先觉甚至向上级发去电报,以明战死之志。
但是想到城中尚且幸存的百姓以及千余名战士,方先觉在属下的规劝下,决定率众有条件投降。
方先觉向日军代表提出:一不杀俘虏;二医治伤兵、安葬烈士;三保留衡阳守军。
日军经过47天的战斗,11万大军十不存一,再打下去势必会出现更严重的损失,于是答应了方先觉的条件,而衡阳也就此沦陷。
军事史奇迹
不过衡阳保卫战仍然无愧于“奇迹”之名,在这场战役爆发之前,谁都没有想到方先觉竟然可以带领着不到2万人,重创敌人11万多军。
虽然衡阳最终还是没能逃开沦陷的结局,但这场战役依旧可以被奉为以少敌多的经典战役。
衡阳保卫战结束3个月后,方先觉在衡阳县自卫司令王伟能等人的帮助下离开衡阳,并安全抵达重庆。
消息传出后,重庆各大媒体对方先觉事迹给予了高度赞扬,而方先觉也在这之后仍然活跃在战场上,为抗击日寇继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