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姑妈的离世,雷洁琼的侄子雷锡坤悲痛万分,面对记者的镜头,一度哽咽到说不出话来:“我的姑妈,她是一个多么令人值得尊敬的人啊!”
从十四岁作为学生代表,带领同学参与爱国游行,七十岁时为百姓的民生问题奔走,到九十一岁退休,雷洁琼的一生,始终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断追逐,不断奉献。
从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让她不必畏惧一切,这或许就是她长寿的秘诀。
1905年9月雷洁琼出生在广东台山,她的祖上是华侨之家,她父亲雷子昌是清朝举人,家庭背景算是富贵人家。
雷洁琼出生的这个年代,人民生活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父亲的教育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下,雷洁琼从小便心系民生。
1919年,以学生和工人为首的五四运动全面展开,14岁的雷洁琼因成绩优异,作为学生代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并且上台演讲北洋政府卖国的罪行,痛斥帝国主义在华的所作所为。
她想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找寻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
1931年,学业有成的雷洁琼选择了回国,来到燕京大学教社会学。
在这里她与同学们探讨儿童福利,贫困与救济等问题,并且亲自带领学生来到基层进行考察,为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真实情况,心系民生之苦。
1935年,雷洁琼无意中看到《八一宣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抗日救国。
这和雷洁琼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时她意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跟随共产党,中国才有希望。
1936年冬,雷洁琼作为慰问团长和其他师生一起去慰问在前线的抗日战士。
次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危急时刻,雷洁琼抛弃现有的一切,前往江西农村地区领导抗日救国。
作为江西妇女代表,她多次发动妇女运动,同时带领她们参加抗日的后勤工作,为当地抗日战士提供后勤保障。
在此期间,她也特别关心妇女的解放问题,她想将女性从过去的泥潭当中拯救出来,不再拘泥于那小小的旧牢笼里。
在这里她结识了她的丈夫严景耀,他们二人在抗日战争中,坚决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维护国家人民安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又发生内战,为了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
1945年12月30日,雷洁琼和丈夫、马叙伦等人建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目的就是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第二年,他们联合上海纺织会等各界人士组成了上海各界人民赴京和平请愿团,同时派出九位代表赴京,雷洁琼就是其中一位,但没想到,他们到南京刚下车就遭受了毒打。
不用想也是国民党做的,他们对请愿团的行为不可能无动于衷。
面对这样的威胁,雷洁琼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清晰的看透国民党内心的嚣张跋扈和小人做派,也更加坚定了跟随共产党的步伐。
新中国成立后,她也没有停下爱国的脚步,她长期担任着国家中央重要职位。
1979年12月,雷洁琼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此时的她已经74岁,但她在民众问题上都是亲力亲为,不断奔走在一线,有时还会到现场监督和指导工作。
在1979年北京第三届代表会上,她呼吁人们多多关心残障人士,希望为他们建立社会福利,同时她还关注农村基层养老问题,希望给那些老人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雷洁琼始终坚信“振兴中华,教育为本”,为了完善国内的教育制度,她不断奔赴在全国各地优化教育事业。
她希望全国各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能够得到保障,当初留学回国选择当老师教书育人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男女平等始终是人们争执不下的问题,直到现在提起,还会有人把男女平等问题和男权、女权牵扯在一起。
对女性权利的漠视可以说是社会的一大痛点,雷洁琼认为女性在整个社会发展当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要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女性主观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解放问题至关重要,所以妇女问题一直是她学术研究的首位。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从委员会建立,到基本法定稿的几年时间里,她不顾年事已高的身体,认真参加每次会议。
并且亲自前往香港进行考察,听取香港各界人士对基本法建立的建议,包括评选区旗、区徽也参与其中。
雷洁琼在香港澳门实现“一国两制”,促进国家统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说:“能见证、参与共产党领导人民洗刷民族百年耻辱的这一伟大事件,是我终生倍感幸福和自豪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一年,奔走了大半生的雷洁琼从国家岗位上退休下来,安享晚年。
雷洁琼退休之后,虽然不从事国家工作,但每天都会让助理读每天的新闻大事,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她也会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参加教育活动或者是公益活动。
雷洁琼尽管担任高职多年,当她从未因为这些荣誉而高人一等,无论是从穿着上面还是饮食上面,她都厉行节约,而且她并不喜欢吃什么山珍海味,唯独喜欢自己家乡的咸鱼腐乳。
建国之后,雷洁琼也回去过台山几次,每次她都会去祖屋看一看。
雷洁琼每次回乡都会引起轰动,毕竟村子里出了这样一个大人物,人人都想瞧一瞧看一看,也希望能和她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和大家分批合照时,九十几岁的雷洁琼并没有一丝不耐和疲惫,反而亲切地和乡亲们点头致意。
如果要带的话,就带一些家里的咸鱼和腐乳,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味道。
雷洁琼老人活到了106岁的高龄,可谓是世纪老人,当问到她能够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她会说:只要人的脑子没问题,多大年龄依然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内心世界的富足很是重要,再其次就是投身于祖国的建设,看到祖国越来越好,她的心情就越来越好。
和群众联系在一起,这会让她的脑部神经一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会让她感觉自己还是有用之人,精神上会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会让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身体的健康也离不开健康的饮食习惯,雷洁琼每天的三餐都会定时定量进食,她说她不经常吃肉食,经常会吃素食,每天的水果也是不能少的。
此外她从不吸烟喝酒,也从来不吃保健品和补品,正常的营养摄入对她来说就已经够了。
面对姑妈的离世,雷洁琼的侄子雷锡坤悲痛万分,“我的姑妈,她是一个多么令人值得尊敬的人啊。”
对于雷锡坤来说,雷洁琼就如同他成长道路上的照明灯一般,他三岁丧母,是姑妈雷洁琼为他和兄长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毕业之后,也是姑妈鼓励他去部队继续深造,每个月还会给他寄生活费。
“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希望你能留在国内工作,这样也算是对祖国的贡献。”
于是他听从姑妈的建议留在了国内,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推动国家发展,成为姑妈雷洁琼的后继者,将雷洁琼精神继续延续。
雷洁琼从始至终所追求的都是为国为民,且一生致力于此,虽历经磨难,但她始终朝着心之所向而前进,从中获得的满足足以让她一生幸福。
或许正是这样的简单和纯粹,才是雷洁琼长寿的秘诀。
参考资料
[1]《新华每日电讯》,《雷洁琼:玉洁瑶琼留人间》
[2]《人民日报》,《雷洁琼同志生平》
[3]《中国经济时报》,《雷洁琼:不断奉献就是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