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从前的孩子经常被打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现代父母反思

2023-07-18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为何从前的孩子经常被打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现代父母反思

前阵子,有一个新闻很让人心痛,湖北的一名学生坠河身亡,家长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老师赔礼道歉,并且赔偿一元钱的精神损失费,原因是学生坠河的当天,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家长觉得这个是孩子轻生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也非常同情这位学生的家长,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师的不易,老师批评教育孩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我们小时候,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家长经常拿着笤帚追着打,也没有看见哪个同学有轻生的迹象。但是,现在的孩子可不是老师和家长可以轻易批评教育的,他们的心理防线特别脆弱,一旦崩塌,后果就不堪设想。

每当在新闻中听说类似的事情,孩子被父母批评几句,然后就离家出走了,被老师说几句就轻生了,我们都不禁发出大大的疑问: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如此脆弱?

从孩子们的生理角度理解,孩子的大脑前额叶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有限,孩子的思想也不够成熟,所以,我们不能理解的他们乱发脾气,其实也是孩子身体发育方面的不足,不是他们自身可以控制的。

从客观方面的原因来考虑,孩子的脾气差,和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所有家庭成员的呵护下成长,基本上没有受过挫折,家人小心翼翼的呵护,让孩子的神经变得敏感、脆弱,当稍微有点挫折,他就不能接受。

我们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坚强勇敢,可以经历生活的磨难而走向成功,不禁反思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生活、教育的环境。

回想我们上一代的童年,谁没有挨过家长的打,谁没有接受过老师的批评教育,却依然乐观开朗地成长起来,过去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依然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一,父母不要给孩子扫清所有生活中的困难。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都很坚强,因为他们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为他扫清生活中的一切障碍。

当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的时候,爸爸妈妈照顾不过来,孩子就要早早地学会自己穿衣服、吃饭、去上学,甚至还要为了和兄弟姐妹们争抢一点吃的东西而花很多心思。当他们长大以后,遇到其他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依赖父母或者怨天尤人。

我们如果想要在现代的、独生子女的家庭培养坚强勇敢的孩子,就要把生活中的一些障碍留给孩子自己去完成。

比如,当孩子穿不上鞋子,不要着急给他帮忙,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当孩子想要买玩具,而你又不想给他买,就直接告诉他,这个玩具不能买,哭也没用。

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在家里尽可能让孩子顺利,只会让他在走出家门以后变得非常脆弱。

我们家庭内部的小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不断地磨炼,能让孩子勇敢面对生活中更大的困难。

第二,父母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退缩。

尝试、失败、努力、成功,这应该是所有孩子成长的过程,如果孩子自己经过不断尝试而进步,他学会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或者技能,还有更宝贵的抗击挫折的经验。

所以,只要是不违法,不违背我们最基本道德底线,我都鼓励孩子去尝试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孩子想要去自己独立购物,不要害怕他购买你不允许的东西;孩子想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不管别人怎么看,孩子喜欢就好。

让孩子敢于尝试,他们才会体会到勇敢一点会有令人惊喜的成果,变得越来越勇敢。

当然,如果孩子挑战失败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教训,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主动“避坑”,而减少受到伤害,这不就是孩子的成长吗?

第三,父母培养孩子建立责任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学习的责任,生活中的责任,脆弱的人总是想办法推脱责任,而勇敢的人总是勇于挑起重任。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能够让他们不怕困难,克服困难而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学会适当示弱,照顾生病的妈妈,让孩子来做,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做爸爸的好帮手。

孩子的责任感越强,就会对自己做的事情有成就感,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成为坚强勇敢的孩子。

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苦有甜,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引导孩子品尝生活中的苦与甜,最终笑到最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a26e79a914d6654c69661d7baf8ec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