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的民间谚语可说是“茄子不打虚花,谚语都是实话”,有极强的哲理、训诫、讽劝性。
就其内容而言,耒阳的民间谚语有社交类的,如:“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不怕穷,只怕冇人逢。”有生活类的,如“人穷莫怪屋场,冇崽莫怪夫娘”、“一勤和三懒,不懒也会懒;一懒和三勤,不勤也会勤。”有事理类的,如“多出一身汗,多明一层理。”“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有修养类的,如“宁可失钱不可失言。”“怕鬼逗鬼打,不怕鬼跟鬼耍。”有时事世态类的,如“不怕讨账的阎王,只怕负账的精光。”“不怕鼓眼将军,只怕眯眼如来。”有自然类的,如“立春晴一日,作田不费力。”“蚯蚓路上爬,雨点乱麻麻。”有生产类的,如“作土要作边,作了八百当一千。”“山上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特别是一些独具特色的行业谚语,如“老虎逢崎,猪走斜山,猫狸跟圳,麂过马鞍。”“飞打嘴,站打腿。”等都表现了猎物的生活习惯和捕猎手法。又如“挑炭寻黑路,挑水寻湿路。”“岩不报汗,老窿在望。”“人生三件苦:挑炭、运粮、开荒土。”都反映了煤乡人民旧时生活的艰辛。此外,还有些表达人情世故方面的谚语,如“送亲的路短,还乡的路长。”“蜘蛛有丝在肚里。”“紧紧手,年年有。”等都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富有教益。
就其形式来看,耒阳谚语变异现象较多。一条谚语,常根据需要,取其开头,更其结尾,或者取其结尾更其开头。如“中耕田马呷谷,别人养崽她想福。”这结尾一句,就有“各人自有各人福”和“农民种田,财主想福”的另两种说法。再如“早晨的虾公,上竿的雷公,晚上的相公”等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结构上有比喻式的、借代式的、回环式的、顶针式的,样样俱全。尤以启承句式为多。如“分组不联啼,有人去偷懒。”也有对偶式的,如“尖子呷团心,蠢子走脚筋”。还有一些白描式的,如“艺多不占身”,“辛苦讨得快活呷。”
不少谚语担率明快如“顾嘴不顾身,虱婆咬颈径”,“鱼崽打呷屁,辣子炒起都有味。”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给人以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