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大奖称为“东方诺贝尔奖”,单项奖金120万美元,却鲜有人知

2019-10-10   王老师的粉笔

最近,2019年的诺贝尔奖吸引到了很多的关注。作为世界最荣耀的科学大奖之一,很多科学家都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荣。而诺贝尔奖的高奖金更是成为了很多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不过有一项科学大奖在奖金上并不输于诺贝尔奖,但是知道的人相比诺贝尔奖却要少得多。

这项在奖金上不输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就是邵逸夫奖。邵逸夫奖是按照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设立,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的国际性奖项,旨在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上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奖项的始创成员还包括:邵方逸华女士、马临教授、杨振宁教授。

邵逸夫奖自2004年颁奖以来,一共评选了十六届,颁发了十五届。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邵逸夫奖只设立了三个奖项,分别是邵逸夫天文学奖、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和邵逸夫数学科学奖。从奖项的设置来看,邵逸夫奖不仅不与诺贝尔奖重复,而且还对诺贝尔奖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毕竟作为基础科学的数学和天文学,诺贝尔奖并没有设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奖金上面,邵逸夫奖的奖金同样极具吸引力,邵逸夫奖的单项奖金达到了120万美元,比诺贝尔奖还多出了20万美元。

回顾邵逸夫奖的颁奖情况,先后有5位华人科学家走上了颁奖舞台,他们分别是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几何学家陈省身、天文学奖徐遐生、医学家简悦威、生物化学家王晓东、获奖范围涵盖了邵逸夫奖设立的三大奖项。他们的获奖不仅充分展现了华人科学家的不凡实力,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邵逸夫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确不如诺贝尔奖,但是邵逸夫先生却被我们所熟知。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而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更是慷慨解囊1亿港币,成为单笔个人捐款最多的人。

邵逸夫奖不管是从奖金还是含金量来看,并不输给诺贝尔奖,但是影响力却大不如诺贝尔奖。至于原因,或许还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