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赤壁之战一直是作为荆州牧刘表的客将,为刘表镇守北方。等到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正好赶上刘表病故,蔡瑁、蒯越等人拥立了刘表次子刘琮,刘备大惊失色,率领军队逃往江陵,又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几乎全军覆没。
还好这个时候,刘备得到了刘表长子刘琮的支持,稳住了阵脚。然后与孙权联合,成功的在赤壁击败了曹操,使得曹操顺江统一全国是幻想失败,并迅速开始攻略荆州旧地。因为刘琮已经投降曹操,所以刘琦名正言顺的继承了其父刘表荆州之主的位置,成为新任的荆州刺史。
然而,就在刘琦当上荆州刺史不久,他就忽然去世了。于是,荆州就此毫无疑问的落到了刘备手里,并成为刘备日后进军益州入川的根基。
那么,刘琦在这个关键时刻忽然病死,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刘琦一直身体不好病重而死,还是像有人猜测的那样刘备才是幕后的真凶,觉得刘琦是个障碍,所以暗中除去呢?
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长的很像刘表年轻的时候,所以刘表很喜欢他。但刘表后来又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琮,同时刘琮的妻子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而蔡氏是荆州的大族,势力很大,蔡氏的弟弟蔡瑁手握兵权。刘表也可能是想要后代能更好的坐稳荆州,所以选择和蔡氏一族关系更亲密的刘琮。
刘琦不但失去了自己继承人的位置,甚至连性命都有危险,他特意去请诸葛亮,询问救命之法。可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妻子蔡氏是亲姐妹,所以诸葛亮作为亲戚,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
但架不住刘琦苦苦哀求,诸葛亮不得已,告诉刘琦春秋时晋国也发生了储位之争,原来的太子申生留在国内,结果被庶母所杀。公子重耳则逃亡国外,十九年后回国继承王位是为晋文公。也是要刘琦外出避祸。
正好此时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刘琦立刻自告奋勇去当江夏太守,对抗孙权。后来形式突变,刘表病亡,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刘琦不得已,率领不愿投降曹操的势力退守江陵,接应刘备。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刘琦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有忠于自己的势力,更有刘表长子名正言顺号召力。所以,刘琦不是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样刘备的小弟,只是一面刘备用来袭取荆州的旗帜。
刘琦和刘备的关系,是同盟。
如果说刘琦只是刘备手里的傀儡和旗帜,那刘备自然没有杀他的必要。反而刘琦身体越建康越好。因为这样,刘备就可以打着刘琦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去接收荆州。实际上,刘备确实在用这个口号,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南四郡,打的就是刘琦的旗号。但刘琦才是荆州刺史,打下来这些地盘,到底是归刘备还是刘琦?
刘琦之所以这个时候愿意跟随刘备,可能更多是出于当初诸葛亮对他有救命之恩的感激。可谁知道日后会不会因为利益而翻脸呢?
对刘备来说,刘琦势力虽然强,但却没多少自己的嫡系,部下也没什么有足够威望的二号人物。同时刘琦势力里很多人都和刘备、诸葛亮有交集,对曹操同仇敌忾。因此,如果能迅速斩首,刘备同样有足够的威望和势力收拾残局,吞并刘琦的势力——真实的历史中就是这样。
所以,刘备是有动机和能力去做这件事的。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有能力有动机不意味着会去做。刘备为人百折不挠,忠义一生。早年颠沛流离亟需一块根据地的时候,在解救陶谦后依然三让徐州。甚至最近还有人劝他趁曹操未到、刘琮新立,偷袭刘琮,控制荆州以抗曹操。那时荆州有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刘备成功的机会很大。但刘备感念刘表,并没有选择趁乱夺取荆州。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谋杀自己的盟友刘琦呢?所以,以刘备的气度,诸葛亮的智慧,是不会行此下策的。刘备主动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虽然有堵孙权的嘴的意思,也应该是发自内心,刘备、诸葛亮志向远大,是想要恢复汉室的。又怎么会贪图一个荆州刺史呢?
只可惜,刘琦自己身体不好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