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0日凌晨,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户普通的民居中,年轻的赴美留学生何磊酒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面对妻子喋喋不休地盘问,他一倒头就趴到床上睡了过去。
突然,坐在床边不停抱怨的妻子突然停了下来,眼神也开始变得凶狠而又怪异,慢慢地起身好像拿出了什么,不久,一把冰冷的手枪就对准了何磊的后脑。
此时,窗外风雨交加。
随着一声低沉的枪响,丈夫的脑袋被打出一个大洞,血水汩汩地冒了出来,而做完这一切的妻子却静静地坐在床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这并不是恐怖片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美国一对留学生夫妇身上的惨案。
事后,为了抛尸这个名叫陈丹蕾的博士留学生更是在七天后将丈夫残忍肢解。
那么,为什么这个赴美的高材生会有着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她和丈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不幸的童年
1997年,在四川成都一户普通的家庭中,陈丹蕾出生了。父亲当时是大学教授,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
按道理来说,有这样知书达理的父亲,陈丹蕾童年时代的家庭应当是幸福美满的,可是幼年的她却生活得并不快乐,而原因就在于她的母亲。
当时,陈丹蕾的母亲只是工厂一个普通的女工,文化程度也只是小学毕业生的水平。这样的家庭组合很明显,两个有着不同世界观念的人长时间待在一起,注定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
然而,陈丹蕾的父亲却处处包容与理解着妻子,并没有感觉到两人有着身份上的差距。
只是,陈母却并不这样想,觉得丈夫的职业和社会地位都是自己不可触及的,总是害怕她的教授丈夫有一天会离开自己。平日里,陈母总是猜想着丈夫在工作中有那么多和他知识水平相近的女同事,为什么还会每天回到这个家和自己在一起?
就这样,陈母开始怀疑起夫妻之间的感情,质疑丈夫对她的忠诚。
慢慢地,对于陈父的一言一行,她变得十分关注。每天回家,都会盘问丈夫一天的经历,甚至跑去追问丈夫的同事来调查他的行踪。在陈母如此“特殊”的照顾下,陈丹蕾的父亲对妻子的包容也在一天天的下降。他开始表现出对妻子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对于丈夫态度的突然转变,陈母也更是怀疑双方之间的感情,对陈父的控制也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最终,日复一日的争吵成为了双方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极度压抑和充满矛盾的家庭环境中,陈丹蕾度过了她的童年,这种环境也让她从小就变得十分内向,不爱说话。
而母亲留给她的印象,永远是歇斯底里争吵的样子,作为女儿,她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意,唯一能让她得到快乐的就是一头扎进学习当中。
由于自己特殊的性格,陈丹蕾从小就没有太多的朋友,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泡在课本里。加之父亲的遗传,陈丹蕾在学习方面很有天赋,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和老师的赞扬中她总会感到莫名的骄傲和自豪,这也是唯一能让她体会到快乐的事情。
终于,在陈丹蕾不懈的努力下,她以全省第四的优秀成绩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化学系,未来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在进入大学之前,陈丹蕾的内心充满了兴奋和希望,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开始了新的篇章。
二、遇见爱情
实际上,大学里面可不仅只有学习,更多的是生活,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不再局限于课堂。
从小就不善交际的陈丹蕾,一时间无法融入到大学的集体当中,由于不懂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她和同学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她之前引以为傲的成绩,在学霸遍地的清华校园里,也显得不再那么突出。
慢慢地,由于没有朋友和知心的伙伴,陈丹蕾逐渐开始变得自卑和内向,大学生涯也并没有期待中的那样精彩。和在高中时一样,陈丹蕾一股脑地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希望可以再次通过成绩获得同学们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不久之后,家庭再次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父母离了婚。
由于实在忍受不了陈母对感情的苛刻,陈丹蕾的父亲离开了这个过度“深爱”他的妻子。
此举无疑给了陈丹蕾沉重的打击,连勉强维系的家庭现在也已经破碎了,她再次感受到了绝望,学习此刻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她的生活顿时陷入到了一片昏暗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走进了她的世界,驱散了她的阴霾。
这个名叫何磊的清华学子是机械工程系的,成绩优异,为人开朗活泼,和陈丹蕾的性格完全相反,并且和她还是同一个年级的。
图书馆里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当时,何磊自信而又阳光的形象给陈丹蕾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了解到何磊刚刚结束了一段并不美好的感情后,陈丹蕾决定要执着地追求眼前的这个男生。和自己不同,何磊有许多的朋友和圈子,和每个同学都能聊到一块,和他在一起,陈丹蕾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尽管当时陈丹蕾的形象并不出众,她个子不高,长得也不算漂亮,但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之后,何磊竟然接受了陈丹蕾的示爱。
或许,此时在情感上受过挫折的何磊,被眼前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姑娘的单纯和执着所打动了,他们两人不久就确立了恋人关系,这也在他们的同学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恋爱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彼此之间还是小心翼翼的。何磊也很关心他这个内向的女朋友,在相处过程中,总是说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得陈丹蕾哈哈大笑,也把她带到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让陈丹蕾认识更多的朋友,希望让她能变得外向一点。
慢慢地,在何磊的陪伴下,陈丹蕾的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单调,而她也意识到,自己已经离不开眼前这个男友。
或许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陷入恋爱的陈丹蕾不久之后,身上就出现了母亲的影子。她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满意,而这一切都是何磊带给她的,她对这个阳光的男朋友也表现出了过度的关心,可是,陈丹蕾的这一性格,却让何磊非常的不适应。
何磊天生喜爱自由,活泼开朗,一直有着很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社交圈子。在大学期间也一直活跃在各种社团和活动中,陈丹蕾的过度在意让何磊感觉到了束缚。
对于何磊有着许多的圈子和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这让陈丹蕾非常的紧张,每次看到何磊幽默的言语惹得他身边的女孩哈哈大笑,陈丹蕾就有种莫名的危机感和焦虑感。
相处时间一长,两个人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陈丹蕾对自己生活过分的干预让何磊十分的不满,他对女友的耐心也在一步步地下降。并逐渐表现出些许厌烦,开始刻意地保持起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同学面前,何磊对于双方的恋人关系开始含糊其辞,总是勉强着承认。下课后,他也不再主动去找陈丹蕾吃饭,对于自己的女友,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关心,每次约会,也总是陈丹蕾主动来找自己。
毫无疑问,何磊的这些变化让陈丹蕾难以接受,她不理解为什么两人之间会产生隔阂?但是,即便这样她对何磊的控制却并未放松,而得到的结果就是何磊对自己更加的冷淡和漠视,在这种感情的煎熬下,陈丹蕾的性格也变得愈发偏执。
对于身边的同学,陈丹蕾时常无故的发脾气,对于自己不再突出的成绩,她开始过分的执着,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和许多老师同学产生了矛盾。
在自己毕业论文的实验中,面对导师的指点,她竟然当场大发脾气,嫌弃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过多。对于本就有问题的实验数据,陈丹蕾也始终坚信自己就是对的,无视老师的批评。
久而久之,她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变得愈发恶劣。再加上男友对自己的抱怨漠不关心,陈丹蕾的性格开始变得黑暗和扭曲,逐渐开始厌恶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除了何磊。
对于自己的这份感情,她始终心存希望,殊不知,这份希望最终将会酿造一场可怕的悲剧。
三、大洋彼岸的惨剧
不知不觉,何磊和陈丹蕾这种特殊的恋爱关系持续到了大学结束。
面临即将到来的毕业季,陈丹蕾的内心有喜有忧,终于要离开这个对她而言充满冷漠和偏见的地方了,而且,她也成功申请到了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生资格。
只是,令她感到不安和恐惧的是,和男友何磊的感情可能也要面临终结,因为何磊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不能陪她去美国读书。
但是,陈丹蕾并不甘心,她要带着何磊一块去美国生活,于是就向何磊提出了结婚的请求。
因为只要结婚之后,何磊就可以用配偶陪读的身份和她一起去美国。他们就可以在大洋彼岸永远地在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陈丹蕾想用结婚这一方式将何磊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听完陈丹蕾的建议后,何磊也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到美国打拼,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得到在美国读书的机会。
至于陈丹蕾,人是会变的,也许到了美国那边,自己的女友也就不会再如此约束自己,考虑再三,何磊同意了这段婚姻,决定和陈丹蕾一起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殊不知,就是自己的这一决定,让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大洋彼岸。
刚到美国,两个人只能靠着陈丹蕾的生活费和奖学金生活,虽然清贫,却也还算幸福。陌生的环境这对新婚夫妻互相依靠,两人的关系也重新变得亲密起来。
不久之后,夫妻二人就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这里的人们开放热情,何磊十分喜欢这种氛围,自己开朗健谈的风格也让他结交了许多的外国朋友。
而这里的华人留学生,由于大家都身处异乡,同学们之间也是相互关心,互帮互助。热心的何磊在留学生中很受欢迎,不久,他就凭借自己的努力申请到了研究生资格。
有了自己的学业和收入之后,跟在大学时期一样,何磊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并开始时不时地外出和同学聚餐、游玩。
当然,大多数时候他都会带着自己内向的妻子,他希望在美国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可以改变陈丹蕾的性格,让她变得开放活泼一点。
遗憾的是,这种期望很快就落空了,陈丹蕾的性格不仅没有一丝的变化,在看到丈夫频繁的外出之后反而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不久之后,何磊注意到自己的妻子不仅没有一丝的改变,对自己生活的干预却是愈发的执拗和不可理喻。于是,他对妻子开始充满了失望和冷漠,两个人的矛盾也逐步加深。
2004年,圣诞节来临之际。陈丹蕾本想和何磊一块呆在家里过节,而何磊则早就有了自己的安排,他要和朋友出去聚会,在陈丹蕾看来,丈夫此举就是在刻意的逃避自己。
于是,两个人很快就吵了起来。在听到何磊对自己不满的言语后,一向就自卑的陈丹蕾对丈夫彻底失望了,她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一股极度仇恨的情绪瞬间吞噬了她的心智。
一气之下,陈丹蕾转身抄起桌上的水果刀径直捅向了何磊!看到鲜血涌出丈夫的胸口,陈丹蕾傻眼了,等到她反应过来,何磊已经被送进了医院,所幸没有伤到要害。
来到医院,医生在看到何磊胸口明显的刀伤之后,果断地选择了报警。
虽然何磊事后原谅了妻子的一时冲动,但是,警方依旧逮捕了陈丹蕾。最终,在何磊的极力周旋下,陈丹蕾并未受到监禁,而是被保释了出来。
虽然并没有遭遇牢狱之灾,但是,美国大学严格的管理条例让陈丹蕾失去继续就学的资格,护照也被依法扣留。
此刻,除了待在家中,她别无去处,除了丈夫,她一无所有。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陈丹蕾的性格变得扭曲而又怪异,她对丈夫的态度也并未得到一丝转变,对于自己仅有的这段婚姻,她反而变得更加偏执,何磊对自己的每次漠视和冷落都在深刻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
不久之后,母亲的逝世让她彻底地对感情失去了理智。离婚之后,陈母整日生活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之中,在这种折磨之下,不多时便抑郁而终。
母亲可怕的命运让陈丹蕾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恐惧,她无法在没有何磊的日子里生活下去,也绝不允许丈夫离他而去!
悲剧就此发生,精神恍惚的陈丹蕾在网上买了一把消音手枪,她在等待时机,想用另一种方式将丈夫永远留在身边。
于是,2005年8月20日的凌晨,在陈丹蕾的家中,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幕惨剧,这位女博士用一发子弹将自己的丈夫永远留在了身边。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陈丹蕾竟然陪伴丈夫的尸体平静的生活了整整七天七夜!
直到何磊的遗体开始变质并散发出气味,陈丹蕾才开始处理,而她对待丈夫遗体的方式更是令人后怕。
面无表情的陈丹蕾将何磊的尸体亲手用刀分割成一块一块,而后整齐地打包分装,最后像垃圾一样被她扔到了停车场。
做完这一切之后,陈丹蕾女扮男装,想用何磊的护照潜逃回国,但在机场却被扣留了下来。随即,美国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在一个废弃的停车场,他们发现了被大卸八块的何磊遗体。
最终,陈丹蕾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这位昔日的清华女博士也变成了阶下囚。
四、结语
难以想象,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竟亲手结束了她丈夫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着陪伴了丈夫的尸体七天之久?又是什么让她可以在血腥与恶臭的环境中肢解掉丈夫的遗体?究竟是爱情,还是仇恨?
陈丹蕾的人生本该是前途可期,只是,碍于家庭的变故和自身近乎变态的性格却无情地毁掉了这位博士的一生。
这段扭曲而又血腥的爱情让人至今回忆起来毛骨悚然,但它的背后,却藏着一个女人对爱情的迷茫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