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续挑衅朝鲜遭核反制,中俄两军演习巡航意义重大

2023-07-21     祖国网

原标题:美国连续挑衅朝鲜遭核反制,中俄两军演习巡航意义重大

文/杨晨

中俄组织海上联合演习

援引中国国防部网站19日发布消息称:参加“北部·联合-2023”演习的中方海上编队于18日中午抵达预定海域,与俄方海上兵力顺利会合。 参加这次演习的中方海上编队由导弹驱逐舰齐齐哈尔舰、贵阳舰,导弹护卫舰枣庄舰、日照舰,综合补给舰太湖舰以及4架舰载直升机组成。俄方参演兵力由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导弹护卫舰“齐坚扎波夫”号、“轰鸣”号等舰船,以及伊尔-38巡逻机、卡-27反潜直升机、苏-30歼击机等10余架飞机组成。海上兵力在预定海域会合后,演习副指挥员、俄方海军少将卡扎科夫一行采取空中、水面立体方式换乘至齐齐哈尔舰。随后,由中俄双方人员组成的联合战役指挥部在齐齐哈尔舰开设完毕。本次演习使用专用指挥信息系统,保障演习指挥更加高效顺畅。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日本海是中俄两国重要的战略通道,位于日本海的宗谷海峡、对马海峡、津轻海峡三个海峡都事关中俄的国家战略安全,尤其是一些居心叵测的势力想要在该海域兴风作浪的话,对中俄会造成重大安全威胁。此次演习课题为“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因此顾名思义,此次演习选择在日本海举行能更好展示演练课题,也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在当前动荡不安的全球形势下,中俄两国的战略巡航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需要强化联合巡航的能力建设,以确保我们能够在远海和远空中有效地合作。

中俄空中战略威慑捍卫和平

在东北亚,中俄两军也形成常态化空中联合战巡,就在不久前,中俄双方派出图-95、轰-6J战略轰炸机,在这一地区海域实施第六次战略巡航。日方派出自卫队跟拍,从画面看,比较模糊,应该是距离比较远,不敢抵近侦查。而据俄国防部发布的视频看,中俄战机配合紧密,双方互换机场起飞,苏-35S战机和中国空军的歼-11B战机护航,巡逻时间约为8个小时。

制海权、制空权对于震慑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中俄联合组织的这两场巡航军演,一个空中一个海上,均具有极高的战略战役价值。中俄海空军进一步通过实际军演熟悉了这片区域,磨合了联合作战方案,提高了两军在这一区域的联合作战能力。

日本列岛是美军在亚太地区兵力最为集中的地区,一旦美国挑起事端,中俄在这一地区的联合军事行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和利益都将置于中俄的强大战略打击范围之列,美军的第一岛链必然受到由此带来的强大威慑。

近期,美国接连挑衅朝鲜的举动触怒朝鲜,半岛形势趋于紧张。朝鲜半岛对于东北亚和中国和俄罗斯的安全举足轻重,中俄决不允许有人在这里生战生乱。而上文讲到的中俄联合军演巡航,恰恰对于维护半岛稳定和中俄朝的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军事价值。

再打抗美援朝必须拿到制海制空权

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中国的海空力量还很薄弱,美国可以从日本列岛轻易将军队和补给运往韩国,肆意从海上进攻朝鲜半岛北部。朝鲜战争期间,海上是美军的天下,美军也正是在仁川登陆后切断了朝鲜军队的退路,造成朝鲜战争初期朝鲜在军事上的严重被动。可现在的情况则大为不同了,如果再打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海上绝不仅仅是美军独霸的局面,来自中俄朝三国的海空军和导弹部队都将是美军的噩梦。试想,如果在台海我军能够力压美军介入,甚至在第一第二岛链中国的海军空军、火箭军都能对美军形成摧毁打击,那么朝鲜半岛周边海域不也是一样吗?这里的直线距离超不过第一岛链,是我军手拿把攥的打击范围。也就是说,一旦美国在半岛生战生乱,不仅不能形成当年朝鲜战争时的海空军事优势,美军还可能因为丢掉半岛外围的制海制空权而陷入孤立无援状态。

朝鲜半岛东南部,是中国的家门口,美军没有优势。而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远东海军毫无疑问是这片海域的主角,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大国,美国若挑起朝鲜半岛战争,俄大概率出兵拒止域外霸权。在自己熟悉的海空域,俄罗斯远东军舰飞机完全可以从北面策应朝鲜军队,也就是说,美国不要再幻想重演朝鲜战争时期仁川登陆和当年从海上压制中朝军队旧梦。中俄完全有能力一南一北阻挡美军从海上进犯朝鲜。美国就算联合日本韩国引发东北亚战争,面对中俄两国的海空力量,也别想全部拿到制海制空权。那么陆地上的那点美军和韩国草莓兵,又怎么是强大的朝鲜军队和炮火的对手?这还是在“世界第一陆军”不出手的情况下,数万美军就可能立刻陷入灭顶之灾。对马海峡一旦被切断,韩国美军将会陷入恐慌之中而无心恋战。所以中俄海空军在这一海域会师巡航有何等重要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中俄海上力量不仅能够在朝鲜半岛南北同时对美军形成威慑,掩护朝鲜百万雄狮展开地面行动,还可以同时突入半岛南面的对马海峡,一旦在这里战胜敌人,美韩则立即被包围,小小的韩国没有纵深,在朝鲜远程打击下坚持不了多久。就算在对马海峡不形成压倒性优势,这条联通半岛和日本的狭窄海路,凭借中俄的强大海空、导弹实力,形成压制和火力切断并不难,让对马海峡丧失通道功能,如此美韩军队将无法从日本得到任何的兵员和物资补给,也只能面临缴枪和被歼灭。其实,就算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想遥控从日本运兵运补给,中俄会同意吗,就算不封你对马海峡,打掉日本列岛上的目标也能够达到同样效果。所以,我们要奉劝美国不要铤而走险,就算是白宫愚蠢发动战争,美军也不要执行这样的错误命令。在包括东北亚的岛链内开战,中俄朝现在都有能力将此地变成一切侵略者的坟场。

如此看来,中俄在东北亚,特别是在对马海峡和日本海方向的联合行动,特别是开展军事演习,对于遏制美国的冒险行动是十分有战略意义的,必将有力有效捍卫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和中国及邻国的安全主权。

在诸多力阻美军介入台海的兵器推演中,美国在第一第二岛链内没有胜算,美军介入台海阻挡中国的统一,在我军的密集火力下只能葬身鱼腹。向东北亚看,朝鲜半岛也在中国的家门口,而对马海峡的位置正处于第一岛链内,中国的军事力量现在也完全可以覆盖这里;同样,这里也是俄罗斯远东海军传统的活动范围,俄军经对马海峡南下,中国海空军经过对马海峡北上,亦或是中俄两军在对马海峡会师,会师后再展开联合巡航、演习,这些动作足以有力震慑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在东北亚搞事,自然也就起到捍卫地区和平的重要作用。

美国无休止挑衅或换来朝鲜核反击

近期朝鲜方面再三警告美韩无果后,决定换一种警告方式,于是一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升空。据媒体报道,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指导下,朝方向朝鲜东部公海区域发射了一枚“火星炮-18”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最终这枚导弹准确的命中了目标海域。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最新型、也是对美国最具威胁的朝鲜核武器载具,已经形成战力。金正恩对这一试射结果“表示极大满意”。值得一提的是,据朝媒披露,按计划,朝鲜战略武装力量即将装备“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

朝中社13日报道说,此次试射证明了新型战略武器系统的能力、可靠性和军事效用性,并验证了朝鲜核战略武装力量的可信度。在此次试射中,导弹第一级设定为标准弹道飞行方式,第二、第三级为高角飞行方式。导弹上升高度为6000余公里,飞行时间为4000余秒,最后准确落入朝鲜东部公海目标水域。也就是说,如果装备成功的话,那么美国本土将全部覆盖在“火星炮-18”的射程之内,并且,朝方还可以凭借这套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将更加危险的核武器“送”到美国本土。

相关网媒链接:就在中国警告半岛问题后的第4天,金正恩妹妹、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再喊话美韩,并将半岛局势的焦点转到核战争上。据朝鲜媒体报道,金与正表示朝鲜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属于正当防卫,并且警告美国,“触犯我们的代价绝不轻微”。金与正表示,朝方发射这枚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是为了粉碎美国的反朝核对抗政策,这是朝鲜为了让朝鲜半岛避免核战争灾难的正当防卫行为。

朝鲜自从研发成功核武器以来,导弹投送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打到美国本土多地的能力。这种威慑美国本土的做法是有效对美国形成遏制的一个必选动作。霸权强盗后台利欲熏心,为了洗劫财富不惜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在东北亚朝鲜半岛挑事,很可能是它们想要通过在这里生战生乱,而让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和日韩资金外流,流向美国而发战争财。因此不能让它阴谋得逞,通过不断展现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就是对反击反制美国的演练,让美国一旦发动战争,美国的老巢就得充分燃烧,美国强盗后台不仅洗劫不到财富,还得输掉美国的家当。因此,朝鲜高调展现打击美国本土的核实力具有现实意义,确实对美国形成了震慑作用。

反制霸权侵略集团挑起战争的手段应当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威慑霸权国家本土;另一个也许更为重要,就是要搜集霸权帝国发动战争强盗头目的数据信息,当反击美国的侵略战争打响后,还要第一时间制裁发动战争的霸权强盗头目个人和家族以及其集团势力,在极端战事下,当然可以选择彻底消灭霸权强盗头目、战犯全部势力,让他们为自己发动的危害人类的战争而付出毁灭代价,且清剿的范围绝对不止局限于霸权国家本土,还要彻底消除隐匿在全球的霸权战争隐患,只有拥有这样的强大决心意志和行动力才能最大程度的震慑侵略者和捍卫世界、祖国的和平安宁。

必须清楚一点:反击霸权侵略过程中,前后二者配合使用遏制战争的效果更佳。前者是打掉霸权侵略势力的基本盘,后者则是将战争隐患根源彻底拔除。如果只打掉霸权基本盘,战争根源不除,野火未烧尽,邪风吹又生。要尽早形成对霸权国家生战生乱者的数据搜集分析能力,随时可以将其捕捉到位、精准定位相关战犯目标并实施强有力打击,这样才能让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者真正对发动战争有所顾忌,最大程度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7874b834b3b280e2640b8df8554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