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自汉朝就是中国的,晚清被英国逼迫割让,殖民者欠下的账该咋算?

2023-12-30     祖国网

原标题:果敢自汉朝就是中国的,晚清被英国逼迫割让,殖民者欠下的账该咋算?

缅北地区的战乱已经持续了数日,果敢同盟军发起的军事行动已经接近于成功控制老街,可谓进展神速。果敢人为何发起军事行动?这其中有何历史原因?果敢人和中国有何历史渊源?

问题一:作为中国人后裔,果敢人为何被划进缅甸?光绪和慈禧的债

果敢,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人民币。俨然就是一个小中国。

一个缅甸的自治区,为何会说汉语用人民币呢?这是有历史根源的。

1661年,南明永历帝兵败腾冲,躲进缅甸避难,为缅甸王收留。翌年,吴三桂率领清兵深入缅甸追缴,缅王不敢得罪清廷,便将永历帝献出。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随同他一道进入缅甸的一些南明军队残余便落脚在果敢。据记载,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这里的人们保持了中原汉族的习惯,穿汉服,讲带有“南京口音”的官话,过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

在这里,是一个以果敢族(华人)为主体的自治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华语),流通人民币和缅币。学校用简体中文和缅文授课。当地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永历帝死了几十年后,果敢当地的大户--杨氏家族,被推举为头人。自此,果敢开始有历史记录,不过,一般都是根据杨氏家谱及当地人口传的野史,与正史有一定的出入。

果敢的名称来源于傣语的发音,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杨氏家族后来在家谱中将以前的汉语写法“科干”改为“果敢”,取“果断、勇敢”的意思。明亡后,杨氏家族为了“反清复明”,脱离清朝统治。

至1840年,道光帝赐封杨氏家族第四代首领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知县”,果敢人才成为大清的臣民。

英国占领缅甸后,利用中缅边境的模糊边界,进一步谋取中国的领土。

当时的果敢土司杨国正没有坚持留在大清,而是主动与英国人联络,争取在英国人辖区内获得自治的权力。

接着,英国又强迫清政府,于1897年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果敢被正式划给英属印度的缅甸省。

杨氏家族继续世袭果敢的土司,在果敢享有充分的自治。英国殖民政府在果敢境内修筑公路或增加税收,都需要经过土司同意。

1948年,果敢人随同缅甸其他少数民族,与缅族一起独立,组成缅甸联邦。果敢人正式加入缅甸,获得承认,只是不允许称作“汉族”,只能称为“果敢人”。

而缅甸华人(来自广东、福建的华人移民)和缅甸印度人等6个民族,都没有出现在当时缅甸官方承认的135个少数民族中,长期无法算作缅甸的公民。

果敢最早归中国管理是汉武帝时期。大家普遍认为,果敢族就是华人后裔。明朝初年,这里是原始森林,几乎无人居住。南明时期,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难至此,并最终被大汉奸吴三桂用弓弦勒死,明朝彻底灭亡。而由此,不少明朝遗民留在了这里。

同时,更多不愿意归顺清朝的汉人也移居到了果敢。而在清朝年间,这里成了清朝的势力范围。杨姓族人成了这里的土司。雍正年间,杨猷才即以“诰封奉正大夫”之名行使职权。道光年间,杨氏正式受封“世袭果敢县令”,从而取得了合法的汉族土司统治权。但这里和缅甸很近,成了中国和缅甸的中间地带。

然而,当乾隆驾崩后,清朝开始迅速衰落。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人把果敢也划入了势力范围。英国委任果敢土司为“世袭果敢训政布司”,但果敢土司仍坚持自己的独立自治性。

但是,在光绪二十三年,英国逼迫清朝签订《中缅条约附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将果敢划入英属缅甸版图。1962年2月,中、缅两国划界,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版图。造成了现在果敢归属于缅甸的复杂局面。但果敢人讲汉语西南方言写汉字,和缅甸人有极大的区别。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学校课本里的首都是北京,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汶川地震时,果敢还向四川捐了款。

问题二:果敢人何去何从?国人该如何应对?

果敢地区使用汉字,使用汉语西南方言,这个缅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果敢族在缅甸被视为少数民族甚至是二等公民。几十年来这里战火不断,也是龌龊不断。好多年前,当地军政府给果敢人发身份证的时候,居然在背面特别注明:“持证人不属于本国国民,也不能作为出入缅甸军政府管辖区的有效证明。

因为被歧视,1965年6月,赋闲在家的彭家声秘密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他们在果敢百姓中赢得了支持,并公开与政府军对抗。从此拉开了果敢和缅军之间斗争不断的历史。

彭家声在管时期,果敢仿中国制设置了自己的公安局、派出所和交警队等机构,警察手握M16步枪在大街上指挥交通,维持着果敢地区的社会治安。

时至今日,彭家声之子彭德仁以消灭电信诈骗的理由,率领果敢同盟军重新夺回果敢,算是顺应了民意和天意。同时,同盟军还清除了果敢地区的缅甸字痕迹,全面恢复汉字的使用,这算是拨乱反正。

联想到乌东地区,其实有一些共同之处,乌东使用俄语,果敢使用汉字。同样遭到了歧视性政策。所以,让果敢人使用传统的文化继续生活,是完全有必要的。对于果敢人,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独特性和历史背景,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困难。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果敢族",可称他们为缅甸华侨、华人中的"云南帮"。1983年被缅甸政府正式定名为“果敢族”。因此,可以说果敢族是汉族的后裔,他们与中国境内的汉族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历史联系。

本文综合以下网媒内容: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25/22/5615448_624783246.shtm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738404168834678&wfr=spider&for=pc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bdd1ac9973607651898bdf32f646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