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禽兽,父母能做些什么

2019-12-14     孟大明白

最近的真实事件总让我想起别人说生女儿更操心,你能把她教成一个好孩子,但架不住外面的坏孩子去伤害她。

电影《误杀》就讲了这么一个极端案例,故事发生在一个东南亚某国,肖央扮演的李维杰是一个只有小学学历,没什么文化和本事的普通中年男人,做点小买卖刚够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拮据但平静的生活突然被一个不速之客打破:警察局长的儿子素察迷奸了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并用手机拍下视频相要挟,情急之下平平误将对方失手打“死”。为了保护家人,李维杰模仿犯罪电影里的手法掩盖了证据,和警察斗智斗勇,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作为一部翻拍片,《误杀》在保留了原作核心故事的前提下,将亲情和守护这个母题点得更透彻。

陈冲扮演的警察局局长拉韫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不怒自威的形象。她同时拥有聪明头脑和雷霆手腕,可以想见李维杰一家人落到她手里绝不能轻松通关。

当孩子遇到禽兽,父母能做些什么

看她咄咄逼人的气势,换做是我用不着上刑可能就什么都招了。

亲眼看到儿子施暴的视频,作为母亲她的脸上首先闪过震惊和失望的表情,紧接着明白了李维杰一家人的犯罪动机,猜到儿子遭遇了不测,转脸的瞬间又升起绝望的神色,最后彻底黑化,因为愤怒面部扭曲到极致,咬着后槽牙发誓要撬开李维杰一家的嘴,找到真相。

不到两秒钟陈冲的脸色变了又变,准确地诠释了一个爱子心切以至失去理智陷入疯狂的母亲。

谭卓扮演的母亲形象稍显单薄一些,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没什么主意。女儿被欺侮了又遭到对方威胁,她能做的就是跟着女儿一起求对方放过她们,把视频删掉。但在女儿失手打“死”了素察之后,她当机立断掩埋了尸体。

这个存在感不强的角色被谭卓演出了高光,平时看起来她像一只温顺的母羊,但在子女受到伤害的时候,瘦弱的身体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力量,变成一头愤怒的母狮和另一头母狮对峙,目眦欲裂地怒吼:“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这句怒吼戳中了每一个父母的心,爱子之心人人有之,可是我教会了女儿如何保护自己,你教会了儿子不去伤害我的女儿吗?

虽然《误杀》的结局不如原版那么大快人心,但除了警民博弈,反杀复仇的快感之外,在对教育的反思和阶层矛盾的探讨上,可供观众思考的空间更深广。

陈思诚作为监制人向观众提了一个问题:“电影里谁才是真正被误杀的?”

从表面来看,被误杀的是素察和一只羊,联系《误杀》的英文电影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失去牧羊人引导的羊会怎样?可能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甚至跌落悬崖。

从这一层隐喻不难发现,孩子就是那只羊,父母是牧羊人。因为缺乏正确的管教,素察屡屡犯错。打瞎别人的眼睛,父亲对他横眉冷对,却抽不出时间好好教育他。母亲花钱消灾,用巨额赔偿金替儿子擦屁股。直到素察终于犯下了不能饶恕的错误被受害人反杀,可以说他死有余辜,可是如果父母能在他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就努力将他引回正途,是否可以避免后来的悲剧呢?是父亲的忽视和母亲的溺爱才让一个孩子长成了一头野兽。

李维杰同样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牧羊人,电影最后他有一句有感而发的台词我印象深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和我渐渐有些疏远,你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信任我,没想到我们之间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获得信任。”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渐行渐远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情况,逐渐的,曾经亲密无间的关系有了隐瞒和隔阂,孩子不再遇到什么事都像父母寻求帮助,宁愿自己默默承受。比如校园霸凌,比如恋爱烦恼……就像北大女生包丽,在爱情中遇到了这么多痛苦,闹到自杀的地步都不告诉父母,只跟朋友倾诉。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为人父母一定不能心太大,孩子说没事就真当没事,时刻关注孩子任何一点不寻常的情绪波动,就能将很多伤害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这也是李维杰在明明已经成功瞒天过海之后,依然做出了另一种选择的原因。当他发现二女儿安安在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撒谎,他就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保护孩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示范。

与此同时,李维杰一家人代表的平民阶层也是失去牧羊人保护的群羊。

本该除暴安良,维护公民安全和权益不受损害的警察在电影里却成了收取保护费,压榨人民的恶狼。官官相护,权法勾结的社会现状让李维杰一家通过法律手段伸张正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本来只薅羊毛的牧羊人拿起了刺刀,待宰的羔羊按理说是无力反抗的。唯一能让羊殊死挣扎一番的只有一种情况——自己的孩子也倒在了刀下。

为了保护女儿,一个胆小怕事的家庭主妇敢跟心狠手辣的警察局局长对吼,为了守护家人,一个没什么文化,女儿眼里抠门又懦弱的爸爸敢对抗公权力。

“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也不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肖央这张平平淡淡,带着一丝窝囊之气的脸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一个平凡的父亲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刻挺身而出的光辉形象瞬间立体了起来。

肖央特别适合演这种表面看起来老实懦弱,实际上心思深沉的角色。从《唐人街探案2》我就发现了他不只有喜剧天赋,腹黑起来同样游刃有余。在《误杀》里有那么几个镜头甚至能从他身上看出了宋康昊的影子。

把一个父亲或母亲逼到绝境,他会如何奋不顾身地去保护孩子不难想象。不要小看父母为了孩子愿意豁出一切的决心。

弱小对抗权势,平头百姓单枪匹马挑战达官贵人,力量悬殊的较量赢的可能性看似微乎其微,其实除了父母守护子女的决心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变量——舆论。

论智商和推理能力,看了一千部电影的普通人和办了一千个案子的警察局局长谁更厉害?李维杰一家真正的制胜法宝是赢得了人心。大部分人的同情心都会自动向天平上弱势的一方倾斜,尤其是在权势的那一方平时就胡作非为,压榨普通百姓的情况下,李维杰因为女儿被侮辱杀死了警察局局长的儿子触犯了法律,但博得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大象可以踩死蚂蚁,但谁说蚂蚁就一定扳不倒大象呢?

“误杀”的根源是失衡:亲子关系淡漠,公权法失去制约,普通民众和特权阶级矛盾恶化……《误杀》里高度浓缩的隐喻暗合了某些社会现实,在唤起观众“瞒天过海”的观影快感之外,也让人反思秩序混乱的后果:牧羊人和羊群的关系回不到平衡,就永远还有下一个被“误杀”的牺牲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6ezFG8BMH2_cNUgNu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