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其实是个很古的地名,晋江的古称就叫“南安江”,但在中国广阔的疆域中,叫南安的地名就好几个。于是乎,就有了一位泉州南安人考上进士后,升了两次官,却始终还在“南安”当官的奇巧故事,且听我为您道来。
这位主人公叫李书耀,是南安码头名门李氏家族的才子,清朝道光壬辰年科考中的进士。一般士子们考上进士还得在翰林院之类的地方待上几年,可李书耀在科考应答中就表现出了很好的治理地方的能力,所以不久朝廷就派任了一个七品县令的官职。
这李书耀一接到任命,去哪当县令呢?四川威远县——差不多是今天的乐山市,好山好水好地方啊,带着一腔抱负踌躇满志地上路了。一到地方,他也不忙进衙门,先微服私访访察民情。结果在路上,听好多往县城的百姓说自己个要去“南安”。李书耀正纳闷,进城一打听,才知道这威远县古称就是南安,现在老百姓都还是在沿用这个古称,管进城叫去“南安”。
说来也是缘分,这泉州南安古县人李书耀到了四川南安古县,还真就觉得这地方亲切,和当地乡绅百姓还一接触就能交上朋友。加之,他当这个县官,既能公正严明,又能仁民爱物,治理一方,教化百姓,可谓得心应手。于是乎,不仅县中大治,合县的老百姓还十分爱戴这位李县令,知道他是泉州南安人,都自豪地称他说:“这是咱南安人”。
就这样,当古城南安县的威远县令的这么些年,这吏部年年考核都是上等,任期一到,朝廷下令了,这么好的治理地方之才,得升官,去州府当太守。这李书耀一接到调任文书,不禁觉着又惊奇又会心一笑了。您猜调哪了?江西南安府!清代的南安府差不多包含今天江西南部的大余县、南康区、上犹县、崇义县这几个地方,也是个不小的州府。
这赣南离故乡福建南安倒是近了许多了,李书耀这样想着,遂欣然上任。这一到地界,又是先微服深入民间察访民情,竟然又是一番亲切感,这相隔几千里的俩“南安”,竟都好似自己的家乡。于是,李书耀又是很快地能和地方官民融洽,百姓又都称他“这是咱南安人”了。
可惜这李书耀因治理地方精细用功,竟积劳成疾,四十七岁就去世了。他的这总在“南安”当官的奇巧经历传闻于官场上,于是朝廷谏议大夫陈庆镛为李书耀写墓志铭时,特意写上“为县为郡,仍不出南安之界”。
故事讲完了,这只是民间故事,李书耀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道光年间泉州南安的进士,但是不是真的就都在“南安”当官,咱没考证过,老一辈这样讲奇巧故事,咱也就这样传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