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 华
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以火车旅行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随之流行。英国画家奥古斯都·利奥波德·埃格在1862年创作了一幅名为《旅伴》的画作,描绘了火车车厢中的艺术性一幕,显得匠心独具。
画中展现的虽然是一方有限的空间,却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对称性,为百余年来的观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窗边面对面坐着的两名少女穿着同样的银灰色丝绸长裙,腿上放的装饰着红色羽毛的黑帽子也近乎相同,宛如映衬在镜子中的影像一般,不过细看就会发现并不是一模一样的。画面右边的少女正在埋头读书,身边放着一束鲜花;左边的少女则在倚着窗子睡觉,身边放着一篮水果。
仔细观察会发现更多的细节:读书的少女头发挽成整齐的发髻,戴着精致的青色皮手套,帽子上的羽毛也显得整饬有加。睡觉的少女随意地散开了头发,衣扣松开了一个,没戴手套的双手握在一起,帽子上的羽毛色泽看上去较为暗淡。她们身边的窗户由三部分组成,让窗外蓝天碧海、山峦丛林的景色呈现出三联画的美感,隐约可见白色的建筑物。这一幕取材自法国南部城镇芒通的海岸风光,当地在欧洲以阳光明媚著称,也是前往意大利的必经之路。车窗的百叶窗帘向上拉起,窗帘底部的流苏向左晃动,体现出火车正在行驶着。
自《旅伴》问世以来,评论者围绕画中两位看似相同却又有差异的少女展开了不少分析。有人认为,可能车厢里仅有一位少女,读书的少女形象是睡觉的少女做的梦。更普遍的观点是,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对姐妹,用对比手法体现出二人的勤奋和闲散。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飞机、火车上更多见到的是乘客埋头玩手机的场景,今天的观画者很容易对读书少女手中的红色封皮书籍产生好奇。时间漫长的铁路旅行催生了乘客对阅读的需求,出版商瞄准了这一市场,推出了开本较小、内容曲折离奇或是实用性高的读物,如冒险故事、流行小说、旅游指南等等。
1848年,威廉·亨利·史密斯在英国开设了第一个火车站书报摊,也是全世界首家连锁书摊,到1851年已经扩展到70家。史密斯书摊与多家出版商开展了合作,比如劳特利奇出版公司推出了“铁路文库”,主打雨果、大仲马、简·奥斯汀等名家名著的廉价翻印,书籍装潢通常使用显眼的黄色色调,被称为“黄背书”。
不过,画中少女在看的书更像是约翰·默里公司出版的旅游指南。《默里旅游指南》又名《旅行者手册》,首版发行于1836年,涵盖了欧洲、亚洲部分地区和北非的旅游介绍。这一系列旅游书籍长约18厘米、宽约12厘米,便于携带,红色的封面、烫金的书名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书籍的选择,很好地烘托了画中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