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娘子尖

2024-09-07   竹莺说事

膀胱果因形似人体器官膀胱而得名。

龚学敏

娘子尖,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干野菜。这似乎是离我最远的一种野菜,因为从未见过它鲜活的样子。都是住山上或乡下的亲戚到县里来赶场时,用背网子——一种布做的背包里装着,来走人户时送的。

亦乔亦灌,长在海拔2700米以上

每年回九寨沟县里过年,或多或少,我都要与一起长大的同学聚聚。很多已成爷爷辈,说是找个时间专门聚,多是锣齐鼓不齐,各忙各的,不容易。在一起时,聊小时候的故事和饮食是必然。前年回去,几个初中同学聊来聊去,聊到娘子尖。其中一位,早前一直在县林业局工作,后来当过乡党委书记,还是我的长辈,从我奶奶这边算,属顶亲的亲戚。他说专门查过,是一个怪怪的名字:省沽油科,膀胱果。这个名字和现实的野菜完全无法想象到一起。如果改名叫做膀胱果,山里人会不会害羞地不吃,也难说。但凡野菜皆有药性,或多或少而已。如果现在叫做膀胱果,说是利尿,降三高,高价卖给城里人,可不可能?也没听说有人试过。

晾干的娘子尖用水发开来,可以明显看出来自树梢,茎细,叶小,能看出从刚发芽的树尖采下的形状。百度一下,难怪,此野菜亦乔亦灌,生在海拔2700米以上,常人自然见不到它的鲜活模样。

九寨沟县名是1998年改过来的,过去叫南坪县。说是历史上在安乐乡下安乐村曾建城,设水扶州,后城毁,另选城址于水扶州之南,故称南坪。县名改为九寨沟后,将县城所在地改为南坪镇,算是延续历史,极好。外地的游人都说九寨沟海拔高,这是实情,不过指的是景区。而县城,海拔只有1500米,算不得高。住在县城的人,一般不会专门到2700米以上的高海拔处去采娘子尖。这食材,多是高山上居住的农人,春天里树枝发芽的时候,趁嫩采摘下来,晾干,等到冬天才吃。那些年,一是不准买卖,二是不值钱。农闲时收拾些,到山下走人户时送人,像是现在的伴手礼。

什么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娘子尖刮油,没陈年的肥的老腊肉相佐,一般人家是不会吃的。

我记得这东西老鼠都不吃。干干的,抓一把在手中,一捏,簌簌地响。干透的茎,虽细,也扎得人生疼。平日里就随便放在楼上的木楼板上。外面被风刮进来的灰尘,房子里烟火味产生的扬尘,乱七八糟,裹来裹去,临吃时,总要费些水。在盆里,先用清水把面上的尘埃透几道。最后一道水清亮时,就那样泡着。直到叶子舒展,扎手的细茎嫩得比春天才摘下来时还嫩。因为晾干时汆过水的缘故,不用掐,一捻便断。双手将野菜拢在一起,用力捏,菜团子一样,就等着下锅。

过年的时间大把大把的,不像平日里,即使不忙,时间也被切得鸡零狗碎,与人摆个闲龙门阵都抽不出空来。吃了午饭,其他人该忙的忙,我和弟弟在自家楼顶边晒太阳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些小时候的事。他说,小时候,他和两个年龄相仿的老表争论这世上最好吃的是什么。一个说,是豆筋。那时的豆筋虽在供销社、百货公司有卖,一般人家绝没闲钱去买,买来也不会做。另一个小老表则讲,最好吃的就是娘子尖和着豆豉一起蒸腊肉,菜吃完后,油水用来泡干饭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娘子尖的吃法一般也就两种。一种是和羊蕨一样,伙着腊肉骨头一起煮。成都人活得精致,只是将猪的排骨做腊肉。山里人则将杀年猪当时没吃了的骨头,全部腌了,一杆子挂在灶头。头年底做的腊肉骨头,熏至春来,娘子尖发芽,山民摘下来,晾干后,再从海拔2700米以上的地方背到城里,再生些若干故事出来。待到吃时,已是下半年,人自然馋得很了。腊肉骨头煮得差不多时,锅里的汤沸着,面上一层黄中带黑的油。油下的汤白白的,洗净的娘子尖放进这汤中,不多时,便好。嫩,细,腊肉浓烈的烟熏味和陈年的肉香,终是遮掩不了这极高极寒处来的清纯。中国人讲究相生相克,此处即是绝配。煮时,顶多抓一把自家房前屋后花椒树上摘下的花椒,或是添一点盐。剁过的骨头,大小适中,和着娘子尖,直接一人一碗。这种吃法在县城不曾有过,县城的人家,或一大碗,或一小盆,放到桌子中间,一家人围着,各自端一碗饭埋着头吃自己的就是。县城的人貌似斯文,却少了大快朵颐的粗放。

娘子尖蒸的腊肉烧白让人馋

娘子尖的另一种吃法是用来蒸烧白,烧白一词属于典型的四川话。这在九寨沟的老饮食中直接用四川话来命名的,不多。干的娘子尖,不煮,只是用水洗净,温水发好便是。半肥瘦的腊肉煮熟,一片片切好,整齐地铺在蒸碗里,装上挤干了水分的娘子尖,加些自己做的豆豉,然后,交给大火便是。如果是酒席,这道菜必是居中。在家里便自然多了,肉和菜用不着多表,单就碗底里剩下的油水,拌上些饭,和匀了,就这般吃下,唯一配得上的一个词便是:荡气回肠。旧的和新的,生活困难时期对油荤渴求的紧迫与山野之间鲜活灵动俯视万物的自然,构成了生命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直到现在,娘子尖蒸的腊肉烧白,依旧是老饮食中最让人馋的。从煮腊肉开始,到完成整个烹饪过程。中间有一个几乎不能少的环节,就是切煮好的腊肉时,总会先吃一两片肥瘦相间、口感最佳的腊肉。从小时候记得事起,先是奶奶切给我吃。后来,母亲也切给我和弟弟。现在,家里偶尔也蒸,妻子切腊肉时,总会在厨房里朝我大喊大叫,快来尝一片。有时,我会说,不尝了。她便说,尝尝盐咸不咸,我好加佐料。说到佐料,现在加得多了,生抽、老抽、鸡精、味精、蚝油。不过,这个菜的霸道之处在于看你怎么加,腊肉中浸出的油腻,和娘子尖的清香始终把持着这道菜的品质。

不同的是,这些年早已不吃碗底留下的油了。不仅是我,很多人都不吃,减肥已是多数人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一旦开始减肥,美食对他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名词解释

膀胱果,省沽油科省沽油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为伞房花序状,花白色或粉红色,叶后开放;果为蒴果梨形膨大,基部窄,顶平截;花期4-5月,果期8-9月。膀胱果因像人体的器官膀胱而得名。

膀胱果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等地。花及嫩叶富含益于人体健康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是无污染绿色食品。其种子可以榨工业用油,供制肥皂、油漆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