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蕾
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春天的暖意,没来得及尽情欣赏争奇斗艳的繁花,立夏的脚步就匆匆而至。
绿水风初暖,时节过繁华。在不知不觉间炎夏替代了阳春,热浪替代了和煦,一天天长大的绿叶肆意侵吞着枝头。繁花失去了鲜艳和芬芳,晨风轻拂,沾露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像彩蝶一般,漂浮着跌落在树荫下。从盛开到谢幕,花儿把美好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立夏标志着季节的脚步踏入夏天的门槛。立夏后气温逐渐增高,雷雨天气也随之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是说春天出土的幼苗此时已经直立长大,且渐趋茂盛。
浓荫叶成帷
当春意被暑气所取代,青葱翠绿便成为初夏的主色调。“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初夏的田园里,蔬菜、嫩草变魔术似的从土里钻出来,山坡上、河边的树木青春焕发般地生出绿叶,用葱郁和蓬勃装扮着大自然,给人希望与活力、憧憬与感动。
如果说绿色是生命的颜色,那么立夏就是启动繁盛的按键。尽管此日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未达到气象学上的立夏标准,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草木已映现出郁郁绿荫,就连东北、西北等地区也已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景象。立夏时节的大地,万物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山峦变得青葱、田园变得翠绿。
立夏时节的物候也同样凸显生动。古人总结出此时的物候变化:“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随着气温上升,冬季蛰伏的生灵也活跃起来,匿于洞穴的蝼蝈、青蛙等爬出,活跃于田间、沟壑,发出欢快的叫声;藏于深壤的蚯蚓向上掘土寻觅食物,甚至钻出地面;田野里瓜果的蔓藤已攀爬生长,酝酿着开花结果。“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生机盎然的初夏,在唐代诗人元稹笔下活灵活现。
立夏时节的鸟儿也安分了许多,收敛了婉转的歌喉,在窝里静静地孵蛋,孕育着新的生命。也许用不了几天,叽叽喳喳的雏鸟就会离开巢穴,飞翔在空中,穿梭在树林里。
初夏正值杂花生树时,注定成为蜜蜂的大忙时节。蜜蜂没有触景生情的多愁善感,只是不知疲倦地扇动着翅膀在花海里采蜜,对它们来说错过初夏,便遗憾终生。
蜜蜂的平均寿命在30天左右,对人类来说就是一晃而过,但对蜜蜂来说却是一生。它们珍惜着每刻时光,为人类换来甜蜜。
地接葱茏气
立夏前后正是秧苗的旺长时节,在机械操作中,一行行整齐的稻苗就像一首首诗作排列在水田里。我望着一片片栽好的秧苗,忽然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句子,此刻稻花的幽香仿佛在田野里氤氲着。
稻谷在旺长,杂草也在疯长。“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杂草葱茏地拥挤在田垄和幼苗间,争夺着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除草剂的使用虽减轻了农民除草的负担,但杂草还是无缝不钻地冒了出来,似乎在与农夫捉迷藏。“孟夏忽已至,雨余草木荒”,夏雨为杂草提供了很好的繁衍条件,杂草和庄稼是近邻,有庄稼生长就会有杂草伴随。
蒙蒙细雨中,抽穗扬花的小麦成为另一道风景。在淅淅沥沥的雨声里,农民谛听小麦抽穗的天籁之音,将身心融于大自然,体会自然之美和劳作之苦,对初夏产生敬意。
扬花的小麦是立夏时节的一道朴实风景。其实小麦的花期非常短,可谓稍纵即逝,只是千万麦花接踵而开,才延长着麦田的花期。麦花在风的撮合中受孕,胚胎开始灌浆、成熟。麦花是最实惠的花,它与鲜艳、芬芳几乎不沾边,却孕育出了麦子。
徜徉于麦田,被齐腰深的小麦簇拥着,微风吹来,麦浪起伏。此时,你是否会幻想划一叶小舟在麦海穿行,当绿色的麦芒轻抚面颊,痒到心灵深处时,把畅快的笑声抛向空中,回荡在原野?
“岚气回环映水光,麦花吐秀菜花黄”,当这边的小麦扬花时,那边的油菜花也开始绽放,如同金黄的地毯在大地上延伸,飘来的阵阵清香引诱着成群结队的蜂蝶翩翩起舞。
在繁花谢尽的果园里,青青幼果藏于枝叶间,整枝、疏果、套袋成为果农最忙碌的工作,“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果实成熟就在眼前,除了夏阳的光照和充足的水分,更需要果农悉心呵护。
对于蚕农来说,初夏多了一份忙碌,勤快的脚步奔波在田野、桑园、蚕室。“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宋代范成大深切体会到了立夏时节农民的辛苦。
立夏时节蜕皮后的春蚕愈发白胖,食量每天都在增加,一大筐桑叶一会儿就被蚕食殆尽。此时蚕农采桑叶的时间表被打乱,在桑田、蚕室和稼穑之间来回穿梭,常常不能按时吃饭,忙里偷闲捋一把枝杈间的桑葚,捂入口中算是充饥。
轻雷池上雨
立夏后雷雨天气多了起来,有了雷声的造势,雨降得比春季迅猛了许多,雨点也大了许多。夏季的雨是无章法的,刚才还是朗朗晴空,一会儿就阴云密布,瓢泼大雨一泻而下。
阴云低垂中,紫燕趁着潮湿捕捉着飞虫,在斜柳中穿梭。隆隆的雷声传来,农民停止劳作,奔跑在回家的路上。雨点落在荷塘里,谱出一组组悠远深邃的音符,街上瞬间开满形形色色的伞花。
初夏的雨有时脾气暴躁,无情地冲刷着覆尘的叶片,洗涤着欲谢的杂花,滋润着原野的草木,有时也像春雨般缠缠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此时的你可以悠闲地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泡一壶茶,任雨滴在斜风唆使下拍窗,任狂风在阴沉的氛围里肆虐,边读边饮,暂缓紧张节奏。
风住雨停,空气变得更加清新爽快。池塘、小河里的水泛潋,堤岸上的花草缀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山谷里岚光拥翠,小溪潺潺,昆虫长吟,鸟儿啼唱,杂花溢香,这一切幻化出童话般的世界。“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立夏时节的自然交响成了世间的缭曲,给烦躁疲惫者以安抚。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录下空旷环境中的天籁之音,夜晚入睡前细听一番,那漂泊不定的心,会缓缓驶向宁静的港湾。
雨后的荷塘成为迷人的打卡点。塘边垂柳叶茂,夏风吹来,叶子搅成一团一团的,如雾如烟,恰好契合了“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的意境。水面上巴掌大的荷叶随波浮动,离“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日尚早,还引不起蜻蜓青睐,只有鱼儿顽皮地啜着荷叶,诱使着水底的荷茎向上挺拔。在这静谧、舒适的环境中,人们各自寻觅着小时候那一缕缕乡愁。
迎夏风俗情
立夏是进入炎热夏季的标志性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属换季的起始节气,因此立夏自然会引起人们重视。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迎接夏天。迎夏意味着送别百花争艳的春光,令人不免产生惜春的伤感。“只恐明朝花落尽,自斟蓝尾醉今宵”,因而有的地方人们相互赠送黄酒或白酒,或约三五好友在绿丛间畅饮,饯春迎夏。其实,一年四季都有花儿盛开,只是夏日的花不再浓妆艳抹,而是更显淡雅、朴实。在浓郁的树荫下举杯迎夏,将日趋繁茂的情怀融入大自然,表达的是浪漫、放恣和温情,而迎夏的豁达心态便是贯穿整个夏季的甘霖,时时散发着清爽和清新。
立夏之日,长江流域的樱桃、青梅成熟,麦子也完成了灌浆,因而有“立夏见三新,祭祖思故人”的谚语。立夏时节采撷一些成熟的樱桃、青梅、草莓、青豆和青麦穗尝鲜、祭祖,以此感受汗水的甘甜,领悟祖先的教诲,是传统习俗。“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初夏尝新后唇齿间留下清润、清凉、甘美,这是炎热到来前的序曲吗?
立夏吃鸡蛋是流传已久的习俗。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多数人会感觉四肢乏力,食欲减退,补充营养是养生的首选,古人认为立夏吃一枚鸡蛋有大补的效果。“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谚语是有科学依据的,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效。
吃完鸡蛋,孩子们便拿着煮熟的鸡蛋聚在一起玩斗蛋游戏,斗蛋时蛋头击蛋头,蛋尾击蛋尾,破碎者认输,要当场吃掉。这游戏赋予孩童吃蛋的乐趣,更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为童年留下美好印象。
立夏有称体重的习俗。在使用木杆秤的岁月,每逢立夏,村里人就把大木杆秤抬出来,免费为青年男女测量体重,掌秤人报测量结果只能用“斤”,不能用斤后面的“两”,并附带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以示夏季顺心平安。
立夏是春天到夏天的过渡节气。当立夏在懵懂中接过谷雨递交的接力棒时,虽然绿荫正在漫延,但炎热的酝酿还需时日。“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已把繁花收尽的暮春隐退了,新登场的立夏踌躇满志地迎接着暑天来临。“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不必惋惜花瓣飘零,在炎炎夏日里,绿荫是大自然最实惠的馈赠。
开启夏季时光的立夏一路挺进,在骄阳明月中、霹雳闪电间、绿树翠荫里,踏过荆棘和阻碍,怡然自得举步,因为前面有果实和成熟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