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山西某大学大二学生补考时作弊被发现后跳楼自杀,辽宁某中学初三学生沉迷网游充值6万被发现后自杀……近日,多名青少年自杀的消息被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杀已经成为15到29岁的青年群体中第二常见的死因,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已相当严重。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测评室主任、心理治疗师欧阳旭伟说,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向家长鸣起警钟。
“青少年由于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社会经验欠缺,当遇到挫折时,应对方式比较单一,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建议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孩子的心理防护。”欧阳旭伟说。
欧阳旭伟指出,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抑郁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因素。“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孩子有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兴趣,也不出门,喜欢关在自己房间打游戏;晚上睡不着,睡着又易惊醒,没有食欲;上课无法集中精神,记忆力减退,老师讲的内容常常记不住、也不与同学玩耍时,要引起警惕。”他说,若孩子流露出消极悲观情绪,并表示不想活了时,家长更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带孩子至专业医疗机构就医。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防护,首先要提升孩子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包括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真谛的能力、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欧阳旭伟说。
支招一:教给孩子认知行为疗法的情绪管理方法。当孩子遇到不好的事件时,认知层面会出现一些关于“老师怎么看我、同学怎么看我、我的人生是不是就毁了”等消极自动化想法,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如果平时注重情绪管理练习,遇到这种事情时就会好很多。
1.觉察当下的情绪和想法(如:我现在心情很恐惧,我想到了同学会不会看不起我,人生是不是就毁了);
2.照顾自己的情绪,按下暂停键(如:我很恐惧,运动或抱抱自己或寻找支持);
3.想法挑战(如:我是不是把事实和想法混淆了?这次考试只是考试,并不等于我的整个人生);
4.找可替代的观点(如:如果我的好朋友知道我的这个想法,他可能会对我说什么?/如果我爱的人有这个想法,我可能会告诉他什么?)。
支招二:父母/老师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爱,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告诉他,不管怎么样,我都很爱你,我会和你一起面对,我们一起去寻找解决方法。如:
孩子:我觉得我抑郁了;
家长:一天到晚,啥事儿没干,有什么好抑郁的X
家长:发生什么事了?我们一起想办法√
支招三:平时注重生命教育,生命没有撤回,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如:
孩子:我真不想活了,死了算了;
家长:一天到晚,要死不活的,你们这些小娃娃脑壳头在想啥子,你知道爸妈养大你有多辛苦吗X
家长: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是遇到啥不开心的事了吗?给我说说,我们一起面对√
支招四:平时培养孩子学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即使是不愉快的,允许它们如其所是的存在。如果这个事件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接纳它,而不是纠结与逃避。如:
孩子:咋个办嘛,考试没过,我太没用了,人生都没希望了;
家长:对啊,你咋个不努力嘛,人家都能过,你咋个考不过嘛X
家长:这次没过,已经发生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总结,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们下次再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