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下大消费和大科技成“跷跷板”效应,科技短期真没“花头”了?| 蒋衍看盘

2020-04-01     第一财经广播

一季度我们A股收官了,最五味杂陈的三个月,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仿佛走过了3年!整个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9.83%,深证下跌4.49%,中小板下跌1.94%,创业板涨4.1%。而创业板,也是全球唯一上涨的指数!和海外相比无论是美股还是欧洲和亚太,一季度都跌幅20%左右,相对而言我们还是矮子里拔高个、跌幅较小的,今天市场继续缩量反弹。

目前存量(5000-6000亿之间)博弈的氛围下,就是大消费和大科技板块之间的博弈,从上周五到今天很明显消费远远领先于科技,中午也分析过在目前成交量下资金选择了大消费后科技股一定是疲软的。反过来,如科技启动后这几天强势的消费也会应声而落。

具体来看大消费的近期走强的因素:

  • 第一、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禁止农产品出口,联合国警告粮食危机(粮食板块走强);

  • 第二、目前外需断崖式减少,扩大内需成为重中之重,高层多个场合提到刺激消费,不少城市发了消费券,不排除特别国债转向用于消费;

  • 第三、三月份马上终结,一季报披露期来临,吃喝刚需类个股业绩较好。因此就连海天味业这样的千亿大象今天都涨停了,不过这也说明阶段高潮已至(消费中今天全面启动,这往往是一个板块达到高潮后的极致),明天需谨防高位分化。

而对科技板块有一点思考,无论是芯片,集成电路,还是5G,包括、智能汽车、柔性屏,云服务、金融科技之类的板块,从高点回落至今,普遍都有30%左右的空间了,个别股票更极端一点。

从日线上看这些板块,普遍都在144天线附近获得支撑或者止跌,144天线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就是其中的主力成本线,包括一期集成电路大基金。这些资金是有成本的,不会任由科技板块无休止的跌下去,这不符合利益。因此中午我也分析过这两天其实已经有资金开始在左侧建仓科技股,这从昨天的声学板块中的龙头、今天局部的半导体和5G个股中的表现就可看出,短期也有极大可能从消费出来的资金会回补跌幅较大的科技,从而实现来回滚动操作的理念。另外可重点留意科创板(科技中之前最早启动的板块),如短期全线启动则预示消费和科技会出现切换。

另外今天收盘后华为也公布了最新的财报(科技第一龙头公司),华为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2019年1至12月,华为实现营业收入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同比增长5.6%。作为高科技成长公司的华为,在某国以一国之力打压之下,有此优异业绩,值得点赞。随着欧美疫情扩散,华为国外5G业务受限,而国内成功接过5G新基建大旗。另外今天华为还表示将全力进军智能汽车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分析之前我也做过详细的解读,所以我国最好的科技公司也如同我对行业的判断强烈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短期农业种植(大米、玉米)、老基建(水泥装配式建筑)、白酒、小食品走势较强,但是必须注意,一旦风格切换到科技,这些品种也一样会被唾弃,因为目前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就是消费和科技之间的跷跷板走势。

而就在写文章的当口,许多科技股纷纷出一季报的预告,如歌尔股份等(业绩大幅预增)是一季报哦,这就说明业绩好不是光属于消费,科技等龙头也一样,请看最新报告:

最后对于近期走势较疲弱的科技板块,有一点还是需要提醒下投资者:目前有些科技股的确是估值过高,但是不能代表整个的科技板块,疫情并不能影响国家发展科技的决心和方向,也不会改变社会的趋势变革,甚至会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时代将是数字经济时代,科技产品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必需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优质的科技股里必定会产生一个个茅台,平安。做长线投资,不融资,不打板,不在意一时的得失和被他人的看法所影响,在数字经济时代必会赢得投资的成功。

谢谢大家,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作者:蒋衍

编辑:侯忆枫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1roM3EBnkjnB-0zOb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