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尤其对于男性群体,很可能面临“油腻危机”。油腻感,从何而来?
研究发现,男性身体的脂肪参数表现为随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0-39岁这个阶段,是男性身体形态及体质健康的重要时间转折点,超重和肥胖率最高。
看来“中年油腻”,并非无端针对中年男性的年龄调侃,油腻指数到达峰值的哥哥们,确实要当头棒喝一声“醒一醒”。肚腩四起,下颌线失踪,哥哥们的“发福症状”也许是“油腻危机”的显性佐证。
油腻无国界 但是有性别
先来看一组数据,全球成年人中有39%超重,13%为肥胖。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人肥胖率为12%,趋近全球平均水平。
看来油腻这件事情,全球人民都不甘落后。但为什么“油腻”多用于群嘲“哥哥”,“姐姐”们难道就能抵御年龄拉垮的身体代谢率吗?这倒不是。女性体脂也会随着中年的到来快速上升,峰值比男性来得晚一些,约在40—50岁左右。但重点是,从外观形态上来看,“姐姐”们的“发福”和“哥哥”们还真不一样。
人体脂肪的数量及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身体脂肪含量还多于男性,一般来说,男性体内脂肪占体重的10%—20%,女性则为15%—25%。但男性脂肪主要在集中在腰腹部,而女性脂肪常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及大腿等处。所以,“大腹便便”和“肚腩”而形成的向心型(俗称“苹果型”)身材成了“油腻大叔”的典型标志。而“姐姐”们的丰腴,更多的则体现为臀型饱满,四肢玉润的外周型(俗称“梨型”)身材。
为什么“哥哥”易胖肚腩
由于男女体内荷尔蒙差异,男性的腰腹肥胖主要为内脏脂肪,即围绕着肝脏、胰脏、肾脏等脏器,存在于腹腔,内脏脂肪具有较多雄性激素受体。女性的脂肪囤积在四肢及臀部,多为皮下脂肪,而皮下脂肪组织具有较多的雌、孕激素受体,可能与女性要承担生育分娩的人类使命有关,这些部位的丰腴可以对孕妇和胎儿起到保护和支撑。
另外,性激素也影响男女的脂肪分解程度。不同性别的机体局部对胰岛素和儿茶酚胺的敏感度有差异,使得各部位的脂肪组织分解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