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这个寝室有多厉害?不仅颜值高才艺好,三个人直博清华北大
大学里,我们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唠叨与管束,进入与其他同是家中小宝贝的孩子们一起居住的环境里,很多寝室不免矛盾多多,小打小闹也许是常事,就怕像“复旦投毒案”那样的舍友!就在很多人都觉得大学难得相处得来的好舍友时,四川大学的这间寝室在网络上走红——寝室六个人,不仅亲如姐妹一样的友谊令人羡慕不已,她们共同努力的姿态更值得大家去学习!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群姐妹花,走近四川大学首届“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304寝室。
听到这个“班级”名称,咱们是不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据四川大学官方介绍表示,“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的设立是四川大学推出的新型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受到学校领导、教务处与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计划每年从全校完成了大一学习计划的优秀本科生中遴选。目标是依托华西高水平的医药学背景与四川大学其它优势学科,特别是依托是全国首批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优秀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既有生物学、化学等方面的扎实基础,又有医学或药学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交叉复合型高水平生物医药人才”。
在这个本来女孩子学医(时间长,又辛苦)就不受青睐的时代里,304寝室的六位女孩义无反顾地选择这个专业,其中甚至有四位同学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对这个专业的热爱而特地转专业到此。采用小班教学一对一模式的“华西创新班”拥有着极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像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及有关方面的院士都对此专业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然生源质量也是极佳:必须从本校完成大一学习计划的尖子生里挑选,脱颖而出者才能进入此专业学习。
“华西创新班”首届入学典礼在2016年,算起来正是这六个女孩入学的那一年,今年的她们已然从四川大学毕业,尽管她们的选择不同,奔向的路途不同,相信她们的心仍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发挥在大学里共同努力、互相鼓励的余热,余生都会活在辉煌!
拿304寝室的王冶同学来说,她就是勤奋学习的典型代表人物,她是从文科专业转到理科的生物专业,虽说勇气可嘉,但当时的压力多大可想而知,为了更加适应理科的“备战”,她向学校要求主动降级一年,一年时间内追上大流,上课坐在第一排是家常便饭,任何娱乐活动都放弃只为了心中的坚持与梦想,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在校期间她的专业课一直保持在第一名的水平上,在毕业时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
套用当下游戏里流行的一句话叫“不是一个人的王者,而是团队的荣耀”,304寝室作为一个集体,一个人的成功也许是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一个寝室的成功就是共同奋斗的必由之路!如此优秀的304寝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专业,晚起会有罪恶感。”,面对得来不易的专业挑战,“早起晚睡”是她们的杀手锏,也许一天两天的“早起晚睡”是对生物钟的调整,持续四年的“早起晚睡”确实毅力令人佩服!她们的行为就是对“成功无捷径,不懈是正道”的完美诠释。早晨7点不到就能听到教室里她们的琅琅读书声,晚上12点后还在加班加点赶夜车……这样的劲头,她们怎能不收获?
当然,一味读死书也是不可能的,人家还多才多艺呢!寝室里有一位叫做刘品言的女生,她从4岁开始就学习中国舞,接受艺术的熏陶,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大学期间更是一直担任四川大学舞蹈团团长,在平时学习和科研之余,各种表演活动里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304寝室的室友赵小小也是舞蹈团的团员,由于两人经常一起表演、组织参加相关活动,两人都收获了真挚的友情。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句话,她们带领的四川大学舞蹈团获得了第八届学生艺术节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课余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现今这六位女生在毕业季也将各自飞,六人寝里仅一人选择直接进入公司工作,其余五人中,一位远渡重洋去往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一个女生去往清华大学读博,两人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博士,还有一位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愿这几位姑娘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记得彼此,距离远但关系不远,祝她们一切顺利,毕业不散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