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犯人被流放后,每天需要做三件事,最后一件让她们生不如死

2023-12-12   刘明宝

原标题:古代女犯人被流放后,每天需要做三件事,最后一件让她们生不如死

在古代,渴望成为官员几乎是每个普通百姓的梦想,但多数家族几代人也很难培养出一位官员。成为官员对于古代老百姓而言,意味着祖上的庇佑,一位家族的官员代表着不再受人欺凌,有了官员,家族也能在短时间内摆脱贫穷。然而,当官并非只有好处,一旦犯了错误,权力可能随时被夺去,甚至被流放边疆。对于男性来说,虽然流放艰辛,但至少命还在,而女性则面临更为悲惨的境遇。被流放的女性需要面对三件艰难的事情,其中一项更是令人痛苦不堪。

一、流放路上的艰难

在古代,为了维持军队,国家采用将罪犯流放至边疆充军的方式。流放并非所有罪犯都会经历,有时候为了维持某地人口,官府也会选择将罪犯流放至那里。流放的过程艰难曲折,就像《水浒传》中的林冲一样,因为拒绝将妻子让给上级义子,最终被陷害流放。实际上,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中也屡见不鲜。不同于男性,在边疆生存对于官员来说是一种考验,但至少他们有机会在艰难中生存下来。

二、女囚流放的苦难

与男性流放不同,女性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一生的毁灭。很多女性甚至在流放的路上就死去。在古代,负责押送流放犯人的衙役更喜欢押送女性犯人,原因有两点:首先,女性身体娇弱,不容易逃走;其次,官府有时会安排马车,让女性在路上少受一些罪。然而,并非所有女性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一些女性为了在路上好过一些,只好将自己的钱财交给押送的官差,以换取更好的条件。如果女性没有给官差好处,很可能就会在途中被残忍对待。这些女性无辜受苦,只因生在错误的时代。

三、女囚需要承受的艰辛

即便一些女性坚强地活到了流放之地,磨难却远未结束。在边疆,这些女性几乎都变成了军妓。军队在战争中携带军妓,激发战士斗志,而这些军妓是由女囚演变而来。她们每天要做三件事:一是做后勤工作,包括洗衣煮饭;二是救助伤员,充当护士角色;三是充当心灵导师,晚上伺候士兵,承受无底线的摧残。这种制度在古代存在,虽然表面上激励男性积极参军,实际上却充满危险。这种方式甚至导致过去的大将李陵因携带过多军妓而影响行军速度,最终战败投降。然而,这种制度直到清朝都未被废除。

在战乱年代,军妓们是无辜的受害者。她们本是良家女子,却因为生活的压力和流放的命运,最终承受了无法言喻的苦难。军妓们的命运是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残酷描写,她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这种不公平的制度中苦苦挣扎。

总体来说,古代社会对于被流放的女性的苦难描写令人心生怜悯。她们从被流放的路上的艰难,到在边疆充军的种种磨难,最终变成军妓,一生都在命运的无情摆布下无法摆脱。这种残酷的制度在古代长期存在,让人深感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