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妈妈,点击关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妈妈。
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儿群已建好,群里除了每天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发育特点分享育儿知识,还会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给大家谈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奖等活动,保证每天都有收获~
这是我们7月份日常分享的部分内容,会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家解决遇到的问题,非常干货哦~(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想要进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说明来意后小助理会拉你进群。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单独私信我~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10月13日下午18点58份,山东济南市。
车流如织的大桥上,一名33岁的男子,突然靠边,停下汽车。
为了不让后面的车子出现意外,他先是打开双闪作为警示,这才下了车门,拿出一根绳子。
起初,没人知道他要干嘛。
只见他蹲下来,迅速地用绳子绑住自己的小腿。
下一秒,双手撑住桥的栏杆,一个俯身,投入了茫茫河水中,没有丝毫犹豫。
河水湍急,浪花涌动之下,早已不见人影。
高架桥的记录仪,拍下了这短短的一瞬间。
很多人看了这则视频,无不惋惜道:
“这是有多绝望,才要这样斩断自己的求生欲啊。”
记得曾有个心理医生说:
“百分之九十跳楼的人,双臂都是断的。因为落地的那一刻,用双手撑住地面或者抱住头,那就是求生欲。”
而这个自捆双脚的男人,很可能是会游泳的,但他却提前规避了自己的求生欲,一心求死。
他是谁?
又是为什么,会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视频被曝光后,这名男子身后的故事,才被慢慢曝光……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心酸无奈
捕捞跳桥男子的搜救行动展开后,救援队伍沿着河岸搜寻了很久。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男子获救的希望也接近渺茫。
10月15日上午10点钟,终于在一公里外的河道浅滩上发现遇难男子。
前来接应的人,是该男子的爸爸。
他在众人的搀扶下,看着自己儿子的尸首。
两鬓斑白、身形佝偻。
光看背影,就令人心疼不已。
昨天还在说话的亲人,转眼阴阳相隔。
老人心中的悲凉,自然无可诉说。
关于这位男子跳河的原因,网上并没有确论。
有人说他是因为遭受诈骗,一时间承受不住,绝望之下才选择离开的。
但不论怎样,这样的离开都太过悲壮,也太过可惜。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在他身上,一定发生过什么极为痛苦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今年发生的湖南张家界跳崖事件。
四名年轻人,在攀登张家界的过程中,相继纵身跳下悬崖。
在后续的调查中,四个人的家庭背景相继被曝光:
小婷,22岁,父亲患癌需要巨额医疗费,作为家中长女就挑起了担子,但自己微薄的工资始终难以应付;
张某,23岁,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很少和父母联系;
刘某,34岁,7岁母亲因为癌症去世,家中有个患中风的60岁父亲,抚养他长大的奶奶,今年也有90岁了。他16、7岁就外出打工,成婚生子,后因婚姻破裂,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彭某,家在农村是最穷的人家,独自外出靠跑货车维生,很少回家。
四个人,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家境一般,也同样,饱受生活的摧残。
我们不得不承认:
成年人的世界,总有太多辛酸无奈。
生活的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
所以我们无法在事发之后,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去加以评论。
因为任何指责,都显得太过轻飘飘。
我们能肯定的,只是他们在某段时间、某一瞬间,心里对抗不幸的防线崩塌了。
仅此而已。
你只是走入了情绪的困境,而非人生的困境
与33岁跳桥男子同天发出的新闻,还有一则令我印象深刻。
一名女子,因为一时想不开,想要跳桥轻生。
幸运的是,一位遛狗的大哥眼疾手快,直接冲上去死死抱住了她。
女孩拽住栏杆不放,还勒令男子放开自己。
“你别抱着我!”
“你答应我不跳,我就不抱着你!我也不想抱着你啊!”
说着,为了对抗女子往前向上爬使出的劲,男子只能用下蹲的姿势拖住她。
一边还耐心地劝导她:“人生哪有过不去的坎啊,丫头。”
经过几番拉扯,男子终于等到了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女子最终被救下。
是啊,人生其实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些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上绝路的人,也许只是走入了情绪的黑洞。
曾看过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
她说自己身边的朋友,因为生活的压力、情感不顺,冲动之下想要从15米高的桥上跳下去。
好在这位朋友福大命大,只摔碎了腿骨和盆骨。
后来,朋友和她分享跳下去前后自己的心情:
“一开始站在桥上,脑子一片混沌,只觉得自己让很多人失望了,对不起父母家人。”
“跳下去那瞬间,完全清醒了,立马就后悔了。”
“很害怕,真的很害怕,跳下去那刻才知道自己不想就这么死了。”
她终于明白了,比起失去自己的生命,终结痛苦才是真正目的。
一时间的冲动和回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当你回避生活的重担,生活就会把失去支撑的重压,转移到身边至亲身上。
网上一则视频,曾触动过很多人。
一位50岁的大叔,身高一米五左右,在米店打工扛米。
每次扛起米袋,都是9袋起步,厚厚一摞,重量沉甸甸的,足足有270斤,整整高出了他一个人。
很多人都劝他:“大叔,你不要那么拼,注意点身体。”
可大叔却说:“你们年轻还不懂,到了这个年纪,就知道生活的压力了。”
网友都说,他扛起的不是米,而是一家人的生计。
面对人生给他的困难剧本,他没有选择逃避。
而是稳稳抗下。
他说,自己儿子还在读书,需要用钱。
他的家里,也许还有步履蹒跚的母亲等待照顾。
他知道,这双抗住米袋的手,他不能撒,也不敢撒。
曾经有位喜剧演员,她试图将自己妹妹自杀的故事,用幽默的方式表演出来。
可当视频拍到一半时,她却忍不住痛哭流涕。
对于留下来的家人而言,他们会怀抱着巨大的愧疚和无力感,脑子里重复播放着至亲离世那天的一举一动。
“要是我能提前劝劝他就好了。”
“要是我在身边就好了。”
他们止不住地回想、琢磨,然后责问自己为什么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就如开头事件中,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儿子离世后,他也难免饱受成倍的痛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
也许在翻看这篇文章时,这个世界就有一个人因为一时想不开而选择离开。
有人会问:“这代人是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变差了呢?”
其实不是的。
我们的环境在变化、社会在变化,每个人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多,而互联网也会在无形中放大这些压力。
从前只要靠付出一点努力去克服的困难,如今需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
在生活的反复拍打之下,心态再好,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在《自杀作为自我逃避》一文中说,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辜负了他人的期望、自我憎恨、自我指责等等。
因为社会对自己或个人的要求太高,所以很难接受退而求其次的选项:
考试考砸了,我的人生完蛋了。
被分手了,我再也不会这样幸福了。
原生家庭糟糕,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了……
在情绪的拉扯中,渐渐对人生感到无望,这才剑走偏锋。
但其实,只要他们在坚持一下,就会发现:
只要下次考好了,还是有可能考上好学校的,即便考差了,人生也不会因此完蛋;
走出分手阴霾的人,依然可以在下次遇到新欢时,再次获得幸福;
远离原生家庭,重塑自己的三观,依然可以经营好生活。
请相信,你只是太想变好了,所以才不容许这世界对你的苛责。
但人生不需要事事完满,也无法真正做到顺心如意。
在不断前行的路上,不妨偶尔允许自己停下来,允许自己短暂的“糟糕”。
人生这场游戏,不下场才有可能赢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舞者“廖智”吗?
这些天在网上刷视频,偶然刷到了她的动态。
在一则《磨合舞厅》的舞蹈视频里,出现了她翩翩的舞姿。
她笑容开朗,神态舒展。
但和别的舞者不太一样的是,她膝盖以下穿戴着银色的假肢。
如果有人问起她的双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会坦然地告诉大家:
“因为活得太浪漫,小腿流浪去火星了。”
但只有了解过廖智的人才知道,面对命运的刁难,她曾经用了多大力气反抗;
为了重新跳舞,她又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努力。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掠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时身为舞者的廖智,就这样看着婆婆和女儿死在自己的面前。
而她,也因房屋坍塌和重物积压,失去了自己宝贵的双腿。
在那场灾难中,她是那栋居民楼里唯一的幸存者。
可看着自己曾经赖以维生的腿如今被截去,她只觉得人生无望。
不过靠着父母的安抚和鼓励,这才勉强度日。
好在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不下场,总有翻盘的机会。
截肢后的一个月,08年的世界小姐比赛重庆赛区的导演任虹霖找到了廖智,问她是否愿意继续跳舞。
“继续跳舞?”
廖智不明白,自己小腿都没了,怎么跳?
导演告诉她,用膝盖。
廖智犹豫了一会,随即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既然命运夺走了她珍视的舞蹈生涯,那就再凭本事夺回来!
接下里的一个月时间里,她不断试着用膝盖支撑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把膝盖都摩得伤痕累累。
一个月后,她终于登台表演。
当立在巨大的鼓面上挥舞着红绸时,那股强大的生命力,令人观之震撼。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罗翔老师的话: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救自己于这时世间水火。”
正是因为不愿放弃、重新振作,廖智才走出了伤痛的阴霾,换回了别样的人生。
我们也是如此。
任凭事态如何困难,处境怎样极端。
也许调整心态,等一下,再等一下,试着跨过去,就能发现另一番景致。
所以现在开始,不妨告诉自己: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身边的人大多也都艰难辛苦。
你得记着别人和你一样脆弱,
这样你就不吝惜脸面随时都可献出一个安慰的拥抱。
你也得记得你和别人一样坚强,
没困住别人的泥沼深渊同样也困不住你。”
点个“在看”吧,愿我们往后的生活,甜蜜的欢笑多过苦涩的眼泪;如果难以实现,那就让我们成为那个拯救自己的英雄。
• End •
编辑 | 阿慌
图源 | 网络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
窈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