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要坐牢了!?”

2023-11-24   窈窕妈妈

原标题:“福原爱,要坐牢了!?”

hi,我是窈窕妈妈,点击关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妈妈Jessica。

公众号换上我自己的头像啦!别担心,还是我。

最近开始尝试拍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以后就会用“真面目”面对你们啦!还没关注视频号的姐妹记得关注哦~

下一次直播在下周一(11月27日),给大家谈来了蒙牛牛奶的专属福利,纯奶酸奶都有!价格绝对比线下商超香!姐妹们千万不要错过,送礼自己喝都很棒!

预约】准时来直播间抢优惠啦!建议两场都预约,到时候看哪场有时间看哪场。

另外,没时间看直播的可以加我微信,到时候邀请你进直播群,另外咱还有可以说是全网最优质育儿交流群,想加的也直接扫下面二维码。我的同事们会定期有知识分享。好友名额有限,要抓紧啦!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福原爱,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这消息绝非凭空捏造,根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

由于福原爱不履行判决归还长子,前夫江宏杰提起了刑事控诉。

目前警方已经受理,并表示不排除逮捕福原爱的可能。

一旦定罪,福原爱恐将面临2年以上、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针对福原爱的争议,从她32岁那年起,就没有停止过。

早在今年四月,日本媒体就爆出她“生活一团糟”。

先是陷入财政危机,因还不起贷款而搬出豪宅;

家庭关系也疑似破裂,母亲不同意她离婚,与哥哥合开公司也宣布破产。

在日本,由民众投票选举出“不伦艺人TOP10”里福原爱高居榜首,连孕期出轨未成年的东出昌大,都只排名第三……

不少人称她为:日本之耻。

从昔日人见人爱的日本吉祥物“爱酱”,到如今被称作日本之耻的“福女士”。

很多人说她被“宠坏了”,导致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然而,回顾福原爱的前半生会发现:

她的“脱轨”,实际上一切都有迹可循……

时间回到故事最初。

1991年,3岁的福原爱拿起了乒乓球拍。

她的第一次握拍,不是因为热爱,也不是因为好奇;

仅仅,是想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都是乒乓球爱好者,梦想将孩子培养成优秀运动员。

全部的关注点,自然落到了福原爱哥哥身上。

于是,福原爱不禁在想:“是不是我打乒乓球,就会有人陪伴我了?”

她拿起了球拍,并在母亲面前展现出了天赋。

那一刻起,命运齿轮开始转动,乒乓球手福原爱诞生。

同时,一套标准的“东亚式绑架打压教育”也在她身上上演。

福原爱的启蒙教练是母亲福原千代。

区别于其他母亲,福原千代对于女儿十分的专业,且冷酷。

她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每天4个小时,连续1000球,中断1球便全部清零来过。

这套训练计划,连成年人都很难执行,更何况是个三四岁的孩子。

可在母亲面前,福原爱没有拒绝的理由。

任务完成不了,即便是哭着也要打下去。

有一次,福原爱在练习“连续接球不可中断”时,屡屡失败。

几小时后过后,她终于忍不住停下来放声大哭。

面对女儿的崩溃,母亲不仅没有安慰,反而是直接甩下狠话:

“算了不要练了。”

面对母亲如威胁般的话语,福原爱突然失控……

她冲过去抱着母亲的腿,祈求“让她继续练下去”,不要放弃她。

她害怕,一旦母亲不让她打球了,就又没有人陪伴她了。

这份担惊受怕,也延伸到了赛场上。

4岁时,福原爱出现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赛场。

面对比自己大好几岁的选手,她体会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败,但每次输球时她哭着走向母亲,都会被母亲赶回场上。

尽管如此,那场比赛福原爱还是拿到了全国16强的好成绩。

赛后,母亲给到的不是鼓励,而是对她说到:

“没拿好成绩是小爱不好对不对?

练球时不好好注意就会这样,现在心里更难受了吧。”

不够,还不够,差远了……

母亲对于福原爱巨大的期望,永远高于实际。

那场全国大赛后,母亲制定了更加严苛的计划:每天4小时,延长至7小时。

每晚放学,家里的车子都会停在校门口,福原爱在车上换好运动服,下车直接训练。

哪怕连生日,也是在训练馆中度过。

从小,福原爱最期盼的事情,便是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和父母一起去迪士尼玩耍。

她天真的认为,只要拿到冠军,母亲一定会认可自己,并带她去玩。

她拼命训练,终于在第二年的全国大赛上,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她本以为,这次成功能得到“一颗糖”,没想到,却等来了一张更严苛的计划表:

新目标,冲出日本!

为了更加专心训练女儿,福原爱的父母辞去了工作,全力支持“她的事业”。

就此,福原爱的梦破灭了,她被绑进父母编织的梦里,赌上自己全部的人生去实现。

因为她知道,一旦失败,父母将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于是她不仅得面临训练的压力,还得背负“讨好父母”的压力。

一次,当记者询问“听说你父母已经辞去工作,你现在要养一家子人”时,福原爱先是十分官方的说了一句:“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好吗?”

两秒后,却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永远被寄予厚望,永远被打压,永远被掌控。

福原爱曾经的人生,时刻活在父母的高压之下。

所以在成名后,当被问到是否会教自己孩子打球时,她回答道: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重复我的童年。”

而相对于福原爱内心的抵触与惧怕,母亲福原爱千代眼里的女儿,却“截然相反”。

在她的的训练手册里,保存着对的女儿观察:

非常喜欢乒乓球,不放弃。

好强不认输,热心钻研。

高度专注力,对胜利的渴望。

或许,分歧在此时早已产生。

母亲眼里的福原爱,与福原爱心中的自己,完全背道而驰。

而福原爱因渴望爱而不停让步、不断压抑自己;

也为日后的叛逆埋下了导火索。

母亲对福原爱的管控,岂止在赛场内。

福原千代是一位典型的传统日本女性,在她眼里:

女性就该学会“三从四德”,最终归宿便是“贤妻良母”。

这一思想模版,自然而然的套在了福原爱身上。

7岁时,福原爱画过一幅画——

一个手拿乒乓球拍,穿着公主裙的新娘。

她说这是她的“梦想”,成为一个打乒乓球很厉害的新娘。

21岁时,福原爱在广东俱乐部效力。

每天训练比赛完,其他队友回家休息,她却得回家学习做饭。

她说这是母亲要求她做的“功课”,目的是:为了结婚。

福原千代认为,不会做饭的女性是“嫁不出去”的。

她要求女儿在婚姻里,做学会温柔、隐忍、无微不至,要为了婚姻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福原爱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家庭也确实奉行“父亲至上”原则。

父亲说什么,家人都得言听计从,而母亲则是“不需要睡觉的”,为了家庭献身式的付出。

运动员王楠说过,自己曾问福原爱,一生的愿望是什么?

出人意料的是,她的答案与乒乓球完全无关:

“我最大的梦想是结婚生子,然后我要给我的老公做饭,他一回家我就在门口等他。

然后问他,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

福原千代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的植入了福原爱的脑中。

或许,一切崩溃的起点便始于此。

2017年,福原爱与江宏杰在迪士尼举行婚礼。

这一刻,她圆了儿时去迪士尼玩耍的梦,也完成了“人妻梦”。

只不过,这场“人妻梦”究竟是母亲的?还是自己的?

或许,彼时的福原爱也很难分清。

婚礼上,福原千代不断提醒女儿,将来“要贤惠”、“要回归家庭”。

次年,福原爱宣布退役,放弃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体育事业;

隐入江宏杰身后,成为家庭主妇。

后来接受采访时,福原爱提到:

“母亲非常支持退役的决定。”

就这样,福原爱30岁以前的人生,都照着母亲的规划完美执行。

可没人注意到:

母亲要求的“赛场上好强不服输的爱酱”与“婚姻里贤惠听话的妻子”,完全是两个巨大的矛盾体。

当两者强行融合于一起,终究避免不了崩塌。

回望福原爱与江宏杰的婚姻;

两人对这段关系的期许,从一开始就是完全错位的。

谈及喜欢江宏杰的原因,福原爱曾表示:

在他面前,能够肆无忌惮地做自己,展现自己最真实一面。

好不容易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管束,福原爱极度渴望能回归自我。

所以在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里,节目组让夫妻满足彼此一个愿望时,她写的是:

想去disco和酒吧。

或许对于她来说,这是第一次大方提出内心所想。

反观江宏杰,他喜欢福原爱的原因,在于她“会做饭”、“会缝衣服”等一系列家务活。

换而言之,江宏杰喜欢的,实际上是福原千代打造的“贤妻福原爱”。

而真实的福原爱,或许他并不了解,也并不喜欢。

但福原爱从小受到的教育和要求,则让她不得不遵循江宏杰的“喜爱”行事。

于是,她会每天守在门口,热好洗澡水等待丈夫归来。

帮他脱鞋、换衣服。

于是,她会根据全家人的口味喜好,每天4点起床,准备一大桌中餐、日餐、西餐。

于是,当她喜欢一本笔记本,想用自己的钱买时,会因丈夫觉得“没必要”,而放弃购买。

并且承认自己“有点任性”。

福原爱照着母亲要求的“贤妻模版”,小心扮演者家人“满意”的角色。

即便如此,日常生活里只要稍有差池,便会遭到各种批评。

与母亲福原千代一起吃饭时,她会训斥福原爱竟让江宏杰给肉片翻面,理由是:

“怎么能让丈夫做这样的事?”

与丈夫去看牙医时,因看牙张开嘴巴,而被丈夫怒骂“ji女”!

福原爱依旧过上了那熟悉的生活——

窒息、被打压控制。

终于在某一天,紧绷在她心中的那根弦,断了。

2021年,福原爱被拍到出轨已婚男子,从此,她不再是“好女儿”、“好妻子”。

她被民众指责,与前夫对薄公堂,被父母嫌弃。

可这一切,责任全在于她吗?

当然,在这里也不是要美化,或“洗白”福原爱的出轨行为。

只不过回顾她的人生,确实被母亲“绑架打压式”的教育模式所影响。

更可怕的是,福原千代的这种极端教育,只是多数家长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

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作品”。

并且,喜欢赌上自己的一切,想要把这幅作品打造完美。

但却时常忘了,完美作品的背后;

早已形成了一个在“自我”与“服从”之间拉扯的灵魂。

“我做这一切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是多少父母嘴里的口头禅?

但每当说出这番话,孩子接收到的压力都是成倍的。

一方面,TA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喜好,从内心抵触父母的安排。

另一方面,TA一旦脱离父母安排好的轨道,便会内疚感爆棚。

在这样极端的内心拉扯之下,叛逆的雷就此埋下,静静等待某天的爆发!

作家纪伯伦曾在《孩子》里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如果一个人连选择权都没有,都在按别人的意愿生活,那还是TA自己的生命吗?

回到福原爱身上,她的触礁,有性格的偶然,也有生活埋伏好的必然。

正如她4岁那年,富士电视台找到她拍摄纪录片,一拍就是24年。

多年后,福原爱忍不住问导演,为何选择她?导演回答:

“因为你一直坦率地、一心一意地打球。

那个模样异常耀眼,所以镜头一直跟着你。”

或许,没有人意识到:

从那一刻起,生活在镜头下,以及父母期待中的福原爱:

可以是天才乒乓球少女;

可以是温柔似水的贤妻;

可以是漫画里励志主角;

唯独,不能做回她自己。

End

编辑 | 阿慌

图源 | 网络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

窈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