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奇才:提出平行线能相交,因嘲讽郁郁而终,死后12年终被证实

2022-03-10   千彦水

原标题:数学奇才:提出平行线能相交,因嘲讽郁郁而终,死后12年终被证实

《李时珍传》中写道:“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李时珍潜心著作,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反复修改,终于完成。可惜未能及时发行,逝世三年,才得刊印,为世人所知。

从古至今,一个新的观点从提出到被大众接受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因为一个新的观点要想打破当时的主流思想非常困难,不仅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有时候当事人还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大家肯定都熟知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在他所生活的年代,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细心的哥白尼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大量的实验,他终于发现其实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了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来说,这个观点也不正确,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但哥白尼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只可惜不被接受,还因此被活活烧死。

很久之后,后人才发现哥白尼并没有说错。而在历史中,像哥白尼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可以说他们都为自己的发现不懈努力,奉献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时间来到1893年,在现在俄罗斯的喀山大学发生了一件创纪录的事情,便是校园内树立了全球第一座数学家雕塑,他就是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那么这人有何不同之处呢?为什么喀山大学要为他建造雕像呢?

因为正是罗巴切夫斯基提出了非欧几何,验证了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正因为这一项发现,罗巴切夫斯基也被称为俄罗斯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可能有些朋友在看到这里时会提出疑问,两条平行线怎么可能相交。可大家别忘了,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前面还有一个前提,便是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不是同一平面,那么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便可以相交。但当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这一观点后,却没得到认可,直到他去世多年后才被承认。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出生于1792年,年仅15岁便考入喀山大学,19岁获得硕士学位。这样开挂的人生,使得他年纪轻轻便成为教授,甚至在三十多岁便胜任校长一职。可以说,罗巴切夫斯基的前半段人生是非常完美的,也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至于他为何会发现平行线可以相交这样的观点,还得从欧几里得的第五公设说起。当初欧几里得通过总结归纳,将前人对几何学的研究撰写到《几何原本》中,并且提出了五个公理与五个公设。但千百年来,第五个公设一直没有被证明,很多数学家穷尽一生都没有结果。罗巴切夫斯基也不例外,他也投入到验证第五公设的工作中。但他不同于其他人,在多次验证没有结果后,转变自己的思路,假设第五公设根本不存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反证法”。没想到他顺着这个思路,竟然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便是非欧几何。

但苦于当时大家都对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深信不疑,根本不相信非欧几何存在。所以罗巴切夫斯基的观点并不被认可,遭到同校的其他数学家强烈反击与嘲讽,甚至形成三人鉴定小组对他的论文做书面鉴定。

可罗巴切夫斯基并没有放弃,将自己的发现送予彼得科学院,无奈结果是一样的,同样受到对方的嘲讽,认为他的观点完全错误,并不值得科学院注意。几乎整个学术界都在反对罗巴切夫斯基的新发现,只有他所在的喀山大学,因为罗巴切夫斯基时任校长一职,《喀山大学通报》全文发表了他的论文。

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罗巴切夫斯基越坚持自己的想法,受到的反击就越强烈,甚至还有人公开辱骂他。最后,他也因此丢掉了喀山大学校长一职,郁郁而终。可真理就是真理,总有被人证明的一天。

在罗巴切夫斯基去世十二年后,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发现他的观点是可以被证明的,甚至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如果大家认为欧氏几何是正确的,非欧几何自然也就是正确的。从此以后,大家才开始接受罗巴切夫斯基提出的非欧几何,并将其称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其实任何领域都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