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愿得一人心都是双方之间想要获得的真心,君臣之间更需要这样的感情。陪你直杀四方、陪你踏遍山河、陪你建立功业、陪你两鬓白发,若臣子能有幸识得一位明君,陪他君临天下,有何不可?
可当梦想照进现实,却又显得变化多端。圣心难揣测,前一秒还是座上宾,下一秒或被押入监狱,更甚者将满门抄斩。
为官期间,大臣多以谨慎为上,熬到告老还乡才算真的松一口气。大唐的名相房玄龄却从未担心,还能在二十二年的为官生涯中屹立不倒,这是为何?
房玄龄的家族,从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就一直在朝当官,家族官风深厚。他的父亲房彦谦平日里手不离书,对各种书都有涉猎,并且十分精通《五经》。
在书香门第的环境中长大的房玄龄,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家风,从小就博览群书,笔下文章熠熠生辉,作诗则信手拈来。
隋朝末年,纷争四起,天下动荡不安,唐国公李渊趁此机会也在晋阳起兵。房玄龄无意间投靠到秦王李世民名下,从此陪他征战,在他身后出谋划策。
每次战功后,军中将士都在忙着搜寻财宝,只有房玄龄着眼于人才,想为秦王招贤纳士。此后,有谋略的张亮、大智若愚的薛收、能够委以重任的李大亮等均被秦王所用。
多年以来,房玄龄一直掌管军中谋略之事,每当军中要写奏章,他一刻也不耽搁地赶忙编写完成,其文笔简约又不失义理。就连李渊都忍不住对房玄龄赞叹有加。
多年的付出终有回报。好不容易建立起唐朝,却被太子排挤,为了自保,秦王李世民决定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最终,唐高祖李渊另立李世民为太子,并禅位于李世民。由于助力有功,李世民对功臣房玄龄进行了嘉奖,封他为邢国公。
不怕冒死进谏,却怕老婆
房玄龄虽然敬重李世民,甘为他做牛做马,但遇到李世民策略不当时,便立刻提醒。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决定亲征高丽,留房玄龄看管朝中事务。几年后,房玄龄病重,心中放不下的却是讨伐高丽的事。
房玄龄对身边的人说:“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安稳幸福,可圣上却执意要去讨伐高丽,众臣皆不敢提出质疑,若连我都不敢言,岂能死的瞑目?”
为了国家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却是个老婆奴。他的老婆平日里对房玄龄的大小事务皆亲手把控,老婆一句话,他就要瑟瑟发抖。本是家事,奈何却被外人知道,一传一,十传百,众人都知道了房玄龄惧怕内人的事。
有次,宫中举办御宴,唐太宗特地请几位开国元勋赴宴,当然少不了房玄龄。宴会上,皇帝与众臣交谈甚欢,喝到微醺时,房玄龄开始吹起自己不怕老婆。
一旁的尉迟敬德许是看见了房玄龄微微皱眉的动作,对他说:“这是圣上的恩赐,你家中老婆再不愿意,也得接受”。房玄龄没有办法,只得将这二位美人带回家。
果不其然,家中这只“母老虎”看见房玄龄居然带着两位貌美的小妾回来,气不打一处来,边大声呵斥房玄龄,边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把她们赶出府外。
二人走到唐太宗面前,太宗一脸严肃地看着房夫人,不客气地说道:“摆在你面前的是两个选择,要么你同意为房玄龄纳这二人为妾,要么你喝下身旁的一碗毒酒”。
房玄龄夫人性子烈,知道自己人老色衰,要是将这二位美人带回家,哪还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还不如喝下这毒酒,以死谢罪。
原来这“毒酒”竟是宫中的食醋,太宗叹了一口气,说道:“房夫人,本是想压下你的妒忌心,可你这烈性子啊,真拿你没办法,看在你一心为房玄龄的份上,朕便收回成命。”房玄龄这才如释重负。
鞠躬尽瘁,舒心离世
房玄龄在职期间,功绩显著。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所以,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吏治,不仅要重视官员的官风和政绩,官员是否公平正直也要考虑。
正是依靠这一做法,使刚经历过朝代变迁,人口疲惫的大唐来说,无异于是锦上添花,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国家财力负担。
在法律方面,房玄龄剔除掉了隋朝时期的一些残酷刑法,适当增加一些宽容的理念,使百姓看到国家仁和治国的一面。修订完成后,在唐朝的历史中,均无较大的改动,可见他的考量十分周全。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逝世,这一天对大唐王朝来说,是灰暗的一天。李世民惋惜不已,悲痛之下,下令从即日起废朝三日,举国哀悼,并追封房玄龄为太尉,赐谥号“文昭”,准予安葬在昭陵。
在李世民的时代,能够出现闻名的“贞观之治”,哪里少的了房玄龄背后的谋划,能够事事办的恰到好处,又深得人心,哪位君主能不重视?稳居朝位,又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