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本来就没有干部身份。实行的是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只有各类岗位的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使用上,实行的是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
即:你是参加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的也好,是当兵退伍安置进去的也好,是部队干部转业安置进去的也好。统统都没有干部身份,只有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之分。但是,工勤技能岗事实上是工人身份。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人员,已经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大学毕业后入伍,退伍后进入事业单位。说明你要么是当了两年义务兵退伍、要么是当了5年兵下士退伍、要么是当了8年兵中士退伍。
同时,你符合入伍所在地政府安置工作的条件。这样,你才能安置进入到事业单位工作,属于有编制的正式工作人员。
按照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设置,一般情况下,士兵退伍安置到事业单位,不论你有没有大学毕业文凭,
都是安置到工勤技能岗位上的。包括当兵满12年的上士(三期士官)、当兵满16年的四级军士长(四期士官),也同样如此。
因此,你有个大学文凭,是否可以安置为干部身份,根本就没有这一说,根本就不存在。你想想,就是部队转业干部安置到事业单位,也是管理岗或专业技术岗的。现在,只有公务员才是干部身份。
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是采取聘用制的。即:因事设岗,因人定岗,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可以转岗聘用。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中的三类岗位,即: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都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都是根据聘用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水平,来对口招录,或对口安置的。
如:管理岗,担负领导职责和管理任务;专业技术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工勤技能岗,负责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和服务等。
同时,事业单位这三类岗位的设置和人员聘用,也是根据实际设置有一定比例的。对于相应岗位人员的聘用也是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并不是你想定个什么岗就能实现的。
比如:你报考事业单位的管理岗,被录用入职后,就给你安排到某一具体的管理岗位上。你报考的专业技术岗,被录用入职后,就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部队转业干部也是对口相应的安置。
士兵退伍则一般都是工勤技能岗,这是因为退伍士兵的自身条件所决定的。即使你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或过人的管理能力,也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条件时,才适时进行岗位转聘。
事业单位设置的这三类岗位,是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所决定的。岗位不同,职能不同,职责不同,标准和要求也有不同。同时,工资福利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别。
虽然说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使用上,实行的是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没有干部身份,只有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之分。
但是,事实上,有的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的工资福利待遇,基本上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有的是按照一类、二类公益事业单位管理的;有的事业单位工作经费、人员工资,是财政全额保障的;有的是部分保障;有的是自收自支等。不同的事业单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和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作为退伍士兵,不管你有没有大学文凭,如果要想在单位里有所进步,有所成就,有所贡献,首先要干好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能力,或者学习掌握一门本单位需要的专业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在此基础上,一旦单位内部管理岗或专业技术岗出现空缺时,只要你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就有机会争取由工勤技能岗转聘其他岗位,实现自己职场上的提升和进步。
同时,事业单位内部根据工作需要和分工,也设置有不同的职能部门,也有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这些职务一般由其所管理的上级行政单位任命。听起来好像是干部身份,但这只是为了管理和工作方便而已。
其实,事业单位没有职务等级之分,只有各自的岗位等级划分。如:管理岗,设置10个等级,分别对应公务员相应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岗,设置13个等级,包括高、中、初级岗位;工勤技能岗,设置5个等级,分为初、中、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所以,从部队退伍的、有大学文凭的士兵,在事业单位工作,只要你工作努力,勤奋肯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还是有机会转聘为专业技术岗、或者管理岗的。只要转聘成功,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待遇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