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些曾经“折磨”你的人

2019-06-02   一只会飞的鹿

成长的路上,一定有过曾经“折磨”你的人,在岁月的长河中,那些被“折磨”的经历不仅成为美好的回忆,而且让你对此常怀感激之心。

那些“折磨”你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看不惯你不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斥责你,纠正你,逼迫你改变懒惰和依赖;

他们可能是你的某一位老师,看不惯你的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批评你,刺激你,逼你完成大量的练习题,提高成绩;

他们可能是你的上级,看不惯你的消极应付和自我满足,给你压力,近乎苛刻地要求你,逼你不断的提高和成长。

受折磨的过程当然不舒服,有时甚至让人痛苦不堪,无法承受,然而当折磨过后,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心性、意志、能力等在折磨中得到了历练和提升。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除了每天必须完成的信息、文件等材料以外,总会接到临时性的紧急材料。一把手特别重视文秘,很多时候,自己费尽心思写出自以为不错的材料,都被一口否决,被批评没有新意,必须推倒重来。

没有互联网,可以参考的东西只有上面传下来的文件,为了积累素材,我们每个人都整理了一个报纸剪辑本,方便自己查阅。

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因为一个标题苦思冥想,因为一个创意绞尽脑汁,审核通过了,便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不通过,就只能从头再来。

很多次,感觉自己已经思维枯竭,无法忍受这种压力和折磨,但是没有退路,只能坚持,只能逼自己努力。

而这些备受折磨的日子,竟成为往后的记忆中最充实、最美好的回忆。我也在心里感谢那段“折磨”我的时光,“折磨”我的人,“折磨”我的材料。

那些折磨没让我有多大的成功,但是却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作家张小娴说:有一天,你会感谢所有折磨你的人和事,折磨就是锻炼,没有受过折磨,我们不会成长,不会变得成熟,也不会拥有智慧。长夜哭泣后,你会感谢所有折磨过你的人,他们成就了你。

这话说得很深刻,即使是每一个普通的人,也都曾经历过折磨的锻炼。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只有一件事比遭人折磨还要糟糕,那就是从来不曾被人折磨过。

《读者》杂志上刊登过一篇文章,作者是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讲述了他的下属陈居里成长、成功的故事。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后,陈居里选择了福耀玻璃集团。

曹德旺把他安排到垂直炉上三班倒,每天要用一辆平板车把废弃玻璃从车间拉到外面的玻璃堆去倒掉。

陈居里长得文弱,但是很能吃苦,顺利度过了工厂规定的磨炼期。

因为文弱,又不太爱说话,陈居里经常替人家背黑锅,但他从不辩解,默默地承担下来。

有好几次,曹德旺很生气,调换他的工作岗位,罚他到车间上班。每一次,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一次,曹德旺偶然知道了真相,问他受了那么多的气,为什么不申辩。

陈居里坦言,申辩会让老板觉得他在推卸责任。

陈居里对待折磨的态度和过硬的工作能力让曹德旺非常欣赏,便安排他去处理香港进出口业务,一直干到香港公司的总经理、集团副总裁。

曹德旺说:“在我看来,能不能吃苦、经不经得起折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真正成才所必需的标准。”

陈居里面对折磨的坚持和耐力,最终使他迈上了成功的阶梯。

折磨或许就是人生的一种荆棘,面对荆棘,正确的态度就是正视它、踏过它,然后回过头笑看它、感谢它。

真诚地感谢那些曾经“折磨”你的人,感谢他们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帮助了你,成就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