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错人有多可怕?谢道韫在1600多年前就用现实告诉你了

2020-06-23     人物派

原标题:嫁错人有多可怕?谢道韫在1600多年前就用现实告诉你了

谢道韫,一个长年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的东晋才女。其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谢道韫剧照

谢道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士族当权的时代,她出自当时顶级门阀之一的陈郡谢氏。“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在东晋,能与陈郡谢氏比肩的只有琅琊王氏,即王羲之家族。

少女时期:咏絮之才

出生于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从小接受优秀的诗书礼仪教育,造就了谢道韫深厚的文学功底。

谢道韫的叔父谢安曾经问她:“《诗经》中以哪句诗为最佳”,谢道韫表示,“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赞其见解深刻,不同凡俗。

在一个下雪天的家族聚会上,谢安问字侄辈们: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谢安兄长的儿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听到侄女的回答,谢安高兴的大笑起来。当时谢朗已颇有才名,没想到谢道韫的诗才更胜一筹,这是谢安发笑的原因。

有关谢道韫的事迹并不多,但从“咏雪”中足以可见其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咏絮之才”这个成语就此而来,用来赞许在诗文创作方面拥有卓越才华的女子。在《红楼梦》中,“堪怜咏絮才”就是林黛玉的判词。

婚姻生活:门当户对却心有不甘

长大后的谢道韫嫁给了王凝之。尽管王凝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但在多才俊的王谢两家,王凝之才能并不突出,略显平庸。对于这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谢道韫并不满意。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谢道韫当初嫁到王家时,回到谢家,闷闷不乐。谢安安慰说:“王郎是逸少(王羲之)的儿子,也是个人才,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谢道韫说:“我们家里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堂兄弟中有封(谢韶)、胡(谢朗)、遏(谢玄)、末(谢渊),没有想到天地间竟然还有王郎这种人。”

谢安本身就不用多说了,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在淝水之战之中,谢安作为东晋总指挥,以八万兵力力挫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淝水之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谢安

谢道韫这里提到的谢尚是谢安的堂哥,豫章太守谢鲲之子。谢尚年轻时即才智超群,才艺兼备,他担任豫州刺史十二年,让陈郡谢氏得以掌握一方军权。他又在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并在牛渚采石制为石磬(石制打击乐器),自此,江南就有了带有钟石的音乐。《晋书》称“江表有钟石之乐,自尚始也。”

谢据是谢安的二哥,上述的谢朗就是他的长子。关于谢据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英年早逝,活到33岁就去世了。

谢韶是谢安弟弟谢万之子,年少的时候就有才名,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谢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在封、胡、羯、末四人中占据首位。

《续晋阳秋》说谢朗“文义艳发,名亚于玄”,意思是谢朗文采华美,仅次于谢玄,说明谢朗和谢玄的才华都是有目共睹的。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在这场战役中,他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谢氏家族中人才辈出,也难怪谢道韫对王凝之不满意。

中年时期:遭逢大变

如果没有后续的事情,纵使谢道韫婚姻不美满,也能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无奈世道动荡,即使是王家亦不能幸免于难。

东晋末年,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孙恩乘势而起,领导农民起兵叛晋。王凝之当时正担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叛军都快打上门了,还不加紧防备,反而沉迷五斗米道(早期道教的一派),不问苍生问鬼神,整天闭门祈祷道祖护佑百姓。

谢道韫多次劝解无果,遂亲自招募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大军攻入会稽城内,王凝之与谢道韫子女(四子一女)皆被叛军杀害。谢道韫沉着应对叛军,听闻丈夫子女皆遭杀害后,带领女眷奋勇杀敌,杀死几个叛军,但寡不敌众,失手被擒,此时他手中还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

叛军想杀害刘涛时,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无关,要杀他先杀了我。”孙恩欣赏其大义凛然的气节,没有杀刘涛,放他们回了会稽。自此,谢道韫寡居会稽,处理家中的事情都严谨有法度。

会稽太守刘柳听闻其名,上门拜访,请与清谈。谢道韫也知道刘柳名声,没有拒绝,接受了他的拜访。清谈时,谢道韫风韵高迈,叙述事理有条不紊,沉稳的应答对方,词理都很顺畅。刘柳出来后赞叹道:这样的人实在是近来没有见过的,观察她的言行和气度,使人内心和形体很佩服。

回顾谢道韫的一生,少女时期无忧无虑,嫁人后丈夫虽门当户对却心意难相通,中年更是遭逢大变,丈夫和子女皆遭人屠戮,独自留下她孤独度过后半生。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终究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只留下了后人的一声叹息。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晋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WAA33IBd4Bm1__Y9t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