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样式的不断发展,新世纪的步兵作战体现出环境复杂、任务多样、节奏快速的特点,步兵班组能否在识别目标后的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的火力打击,对于未来的步兵作战至关重要。在步枪等单兵武器并不占优的情况下,班组支援武器无疑成为其快速而有效的火力补充。
翻开历史资料,二战中,美军步兵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的死亡比例是1:13,在欧洲战场上与德军的死亡比例是1:11,到了2004年11月的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中,美军步兵与伊军在近战中的死亡比例为1:9,而在建筑物内战斗时这一比例则几乎达到了1:11(不考虑虚报战绩的因素),这些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军在科技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延伸到步兵轻武器层面。美军部队普遍反映,在步枪等单兵武器并不占优的情况下,缺少快速而有效的班组支援武器。
所谓步兵班组支援武器,指的是能在较远距离上实施火力压制,便于步兵班组作战携行的轻武器,主要包括机枪、轻型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等。这类武器中最早出现的当属机枪了,19世纪末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军曾在非洲的罗得西亚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败了5000名非洲祖鲁战士。机枪火力的压制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当时战场上80%-90%的伤亡都是由机枪造成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的数百挺机枪甚至让英军在一天中就伤亡了近6万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击炮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步兵在近战中可以获得类似火炮的压制威力。特别是携带使用更加方便的轻型迫击炮,成了当时乃至后来很长时期内非常理想的班组支援武器。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榴弹发射器技术不断成熟,尤其是兼具直射和曲射武器特点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更是逐渐成为步兵班组支援武器的新宠。
机枪、轻型迫击炮和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班组支援武器的三巨头,究竟谁才是步枪的“黄金搭档”呢?
——机枪
在现代陆军中,步兵使用的机枪按技术特性一般可分为轻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三种。轻机枪的特点是重量较轻、操作简单、方便携行,并且当前大部分轻机枪与步枪的弹药已基本通用。通用机枪又称为轻重两用机枪,其特点是既可在三脚架等较大枪架上做重机枪使用,也可装配简易两脚架做轻机枪使用,如美国7.62毫米M60、德国7.62毫米MG3。轻机枪、通用机枪的口径通常在5-8毫米之间,而大口径机枪主要是指口径在12毫米以上的机枪。它的特点是口径大、射程远、火力猛,但重量也比较大,如美国的M2重达40千克,主要安装在各种枪架和车辆平台上使用。
机枪较之其它班组支援武器,其优势是弹药充足、反应迅速、火力持续性强,但不足之处在于对较远目标的压制效果有限,武器和弹药未来发展的空间较小。
从发展趋势看。当代轻机枪不仅口径和弹药与同族的步枪相同,在射速和威力上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美国海军陆战队甚至已开始考虑用新型自动步枪替代现有的M249班用轻机枪。而随着步兵机械化、装甲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口径机枪的重量不断减轻,也使得通用机枪逐渐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当代大口径机枪则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技术的进步使其重量不断减轻,弹药种类的增多也使其具备了更强的打击能力。
——轻型迫击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轻型迫击炮正逐渐被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传统”的轻型迫击炮,还有一类就是结构简化的突击型迫击炮。这两种轻型迫击炮均发射60毫米口径的同类弹药(少数型号例外),主要区别在于重量、大小和射程上。
“传统”型设计中的身管长度通常在650-1000毫米之间,一般重约12-22千克并配有两脚架,射程至少在2000米以上(某些型号可达3500-4000米):突击型的身管要短一些,长度一般为500-650毫米并带有一个简易底座,重量约在4.5-10千克之间,射程一般不超过1000米,个别型号如南非M4迫击炮射程可达2000米。
“传统”型轻型迫击炮的优点在于能够为班组提供足够的曲射火力支援,并且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其作战灵活性也有了显著提升。其不足主要是发展潜力有限,不具有类似自动榴弹发射器那样的快速直接打击能力,并且通常需要三人操作,因此很难在班、排一级成为理想的班组支援武器。
而日益流行的突击型迫击炮由单兵即可携带并使用,当前有一些突击型迫击炮由于弹道比较低伸甚至还具备了一定的直射打击能力,只是还需要第二名班组成员携带其弹药。突击型迫击炮虽然具备了成为步兵班编制内支援武器的潜质,但与“传统”型一样,突击型迫击炮在技术上也没有多少革命性的创新,发展潜能也基本开发殆尽。
轻型迫击炮与其它班组支援武器相比优势在于射程较远,曲射能力强,对有生目标威胁较大,不足之处在于射速较低,基本不具备直射能力,同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自动榴弹发射器
自动榴弹发射器发射小型榴弹并能连发射击,口径一般在30-40毫米,主要特点是火力密度大、射程远(约2000米左右)、弹药种类多,是轻武器中威力较大的轻型支援武器。典型代表武器有美国Mk-19、俄罗斯AGS-30和我国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目前自动榴弹发射器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军队的制式武器。同时关于这种武器的争论依然非常激烈,争论双方的观点非常明确。持反对意见的一方认为自动榴弹发射器更像是两种武器的混血儿,考虑到已大量装备的各种机枪和迫击炮等支援武器,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装备理由并不充分。持欢迎态度的一方则认为,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一种可直射又可曲射的多功能武器系统,其打击火力无论是对静止还是移动目标都非常有效。
从用途上看,自动榴弹发射器既可在防御中有效地控制一定区域,又可在进攻中为部队提供充分的火力支援:从效果上看,由于使用的是破片杀伤弹药,自动榴弹发射器对有生目标的杀伤力远高于通用机枪等其它直射火力武器,在射程上也略占优势。自动榴弹发射器对步战车等轻装甲移动目标的连续打击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我国和俄罗斯开发了专门的高爆反坦克弹药,而西方则更倾向于一弹多能,如美国M430高爆两用弹药,不仅可穿透50毫米的装甲,对人员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不过自动榴弹发射器天生的不足就是作战精度较差,其弹药在1500米距离上的平均散布达到了±10米,打击移动目标时的误差更大。另外,相对较小的战斗部装药量也影响了杀伤半径。各国工业界目前都在大力研发以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厂家采用了更为有效的引信,如上面提到的M430榴弹;有的则在武器上安装光学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如萨科公司的Mk19改进型,但效果都不十分明显。还有其它一些公司宣称开发了新一代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但实际上还是延续了Mk19的基本结构,同样只是增加了一些复杂的光学设备,如采用了一种反射式光学瞄准镜的HK公司GMG榴弹发射器。
目前真正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来自于两种新型技术的同步发展,即包括光学瞄具、一体式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在内的微型火控系统技术,具有可编程引信的空爆弹药技术。
这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口径高射炮:火控系统首先根据目标的距离算出起爆时间:在弹药飞经炮管膛口时,起爆时间通过一个与火控系统相连的磁感应线圈设定到引信上;当引信上的计时器倒数为零,弹药就会在目标头顶爆炸,释放大量的杀伤破片。
美国的Mk47“打击者”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就是第一种具备了这种空爆弹药的班组支援武器,然而作为一种班组支援武器,Mk47单价竟然将近10万美元!即使在量产的情况下,其可编程弹药的成本也达到了同口径普通弹药的10倍之多。高昂的价格无疑成了新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推广普及的拦路虎,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只是将Mk47少量装备了特种部队。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单论口径发射60毫米弹药的轻型或突击型迫击炮无疑具有最强大的压制火力,然而迫击炮在射速、直接打击能力和移动射击能力方面都明显不足。自动榴弹发射器虽然发展空间最为广阔,但作为装备量巨大的步兵武器,它的确是过于昂贵了。
出于以上考虑,目前各国军方普遍的做法是将通用机枪和轻型迫击炮配属给步兵连下属的火力排,大口径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配属给火力支援连。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其步兵连中的火力排装备的是7.62毫米M240G通用机枪和60毫米M224迫击炮,而武器连(也就是火力支援连或火力连)中的火力排则装备了6挺12.7毫米M2HB重机枪和同样数量的40毫米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
不过,这种常规的配置方法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专家认为自动榴弹发射器应该直接配置到步兵连当中。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并没有采纳这种意见,他们认为现有的通用机枪和轻型迫击炮所提供的火力已经足够满足需求,火力覆盖范围甚至已经超过了自动榴弹发射器。后一种观点虽然有其道理,但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迫击炮并不具备直接打击能力,因此在面对城市作战特别是要打击多层建筑物内的目标时,几乎毫无用处,而城市作战的增多恰恰是这一时期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果真要将自动榴弹发射器配置到步兵连,到底应该配给哪一级单位呢?步兵班已经配有轻机枪,再配备一种特定的支援武器,无疑会极大地影响班组的徒步机动能力;步兵排与步兵班相类似,也已经配备了通用机枪和轻型迫击炮。看来自动榴弹发射器唯一的选择就是配备到连一级。事实上,步兵连通常都不具有能够为下属各排提供间接火力支援的编制内武器,并且步兵排下属的各班组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其结果是步兵班组不得不只能依靠步枪的直射火力和单发的枪挂榴弹发射器或枪榴弹,而这些武器对于三四百米距离上有掩护的目标根本无能为力。
最年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引人关注,即排一级单位在许多国家陆军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弱,排几乎仅仅是作为班和连一级的连接性单位而存在,同时排建制内的火力支援装备也在不断减少。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真正能够为班组提供曲射火力支援的将只有连一级的武器,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西方陆军武器连装备的81毫米口径中型迫击炮。理论上讲,火力支援武器越靠近第一线的步兵,其效能就越明显,因此近些年来轻型/突击型迫击炮在现代陆军中越来越受欢迎。轻型/突击型迫击炮不仅在亚非拉国家的军队中依然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使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如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都在各自的军火库中保有了相当数量的同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