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12条金律及八条要素

2019-12-23   漾太极

学太极,上漾太极!点击右上角处“关注”,关注我们!

1. 凡是前进的动作,脚跟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凡是后退的动作,脚掌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

2. 凡是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

3. 凡是收掌的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但又不要软化、飘浮;凡是手掌前推的动作,除注意沉肩坠肘外,同时手腕要微向下塌,但不可弯得太死。

4. 凡是小臂外旋时,注意小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外拧劲;小臂内旋时,注意拇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里裹劲。

5. 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帮助气的下沉。

6. 凡是起的、开的、曲的、蓄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吸气;凡是落的、合的、伸的、发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呼气。

7. 每一动作,先用意识引导内部运动,外形随之而动。

8. 每一动作,都要做到:意到、气到、劲到、神到、形到,寄意,气,劲、神、形五合一的整体运动。

9. 一定要体现出刚柔相济的变化和连绵不断的完整。

10. 拳势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在定势时把气呼室外,接下来自然转入吸气,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

11. 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动作都须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要把松,静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

12. 太极拳是练内功的,要有铁杠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思想,必须天天演练,苦心琢磨,才能达到更大的养生保健效果。

常言道,传拳不传腰,传腰是不高。太极拳武技不高的重要原因,腰腿有病:一在腿脚不能松虚合一,二在腰胯不能灵活变转。论坛中言腰胯的贴子也不少,可惜大都术语连篇,或者说一漏万,也不言操作方法,故而等于白搭。

下面对腰胯练习简要描述:

1、腰胯总的要求是松虚灵活,沉降随意,旋转如轮。身法要领上可以这样表述,腰脊贯直命门鼓,尾闾内合要中正,圆裆松胯准头平,会阴吸起悬百会,松腹沉气下涌泉。

2、放松腰胯基本操作方法:

一是马步站桩定轴转腰松胯,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进行。一般使髋盆转到肚脐能对准左膝或右膝的内侧为宜,而头宜正,眼神往前方鼻中线远视。过则易扭腰反而失势。

二是弓步站立定轴转腰松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成弓步,转腰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进行。要定住双膝不动,从向前正向转髋盆到侧身像是90度样子,意念往肚前中线上合,上体不能成扭状。

三是虚实桩定轴转腰松胯,同样以平面方式或者螺旋升降方式进行。以白鹤亮翅桩为基本练习方法,髋盆的转幅也达90度样子,而上体不能成扭状。

四是借助拳架中的海底针、下势练习腰胯折叠,用内摆脚、外摆脚帮助松胯。反复多练,注意尾闾无形垂线要指向两脚根连线,一脚全虚时尾闾无形垂线指向实脚的脚根。

五是适当向后折腰荡胯,辅助达到松腰活胯目的。但是在盘拳、推手、打手时切记不可向后折腰,不然失势必败。

六是不要强行用物理拉伸的方式松腰活胯,而是借助贯注意念上行玉枕(甚至到百会去)的方法来进行。不然,后果自负。

七是在练习可以配合双手运动,但只是为了体会双手之动由转腰带动的圆活之趣。

八是练习腰间太极球运化中虚提实沉的状态,配合练习蹲墙功。

以上练习,不出一周,在推手打手化劲时中自显其效。然而,若要松得透彻,仍需许多时日。


文章整理于网络,旨在宣传推广太极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供丰富拳友太极知识,参考学习之用,若是拳友已有明师指导或者自有练习体系,不必依文全改,择其优点参考学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