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深处的这个村庄,具备原生态的美,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沙漠部落
新疆沙漠有个小村庄 条件艰苦 保持着原始互助遗风 面积2000平方公里只有2000人
标签:中国新疆旅游、新疆和田于田、达里雅布依村、中国最大的村庄、旅游景点推荐介绍
在新疆,沙漠与绿洲的交替,也许就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种生命的体验吧,在沙漠走累了,绝望了,当你看到随之而来的绿洲,就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当你就觉得自己活得很滋润的时候,也许你会无意之间身陷沙漠,茫然无措。因此,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地域,自古就是人们向往和体验生命的好地方,也吸引了非常多的探险家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地方。
比如19世纪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他在这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村庄,如今的村庄叫达里雅布依。这个村庄是新疆和田于田下属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庄确实不算小,甚至在中国也是少见的大,面积竟然达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居住在这里的人口也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克里雅人,作为一个还相当原始的村落,方圆近300平方公里,只有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因为这里人迹罕至的原因,除了偶尔的探险旅游体验者来到这里,大多数普通游客还是有点望而却步的胆怯。
也难怪,从乌鲁木齐自驾去达里雅布依的这个村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因为距离乌鲁木齐竟然有1500公里左右的路程,这样的路程放在内地,已经跨越两三个省区的地界了。但是,如果你能够去一次,别样的旅游和生命体验是绝对的终身难忘。一路走来,要经过库尔勒、巴轮台、要穿过沙漠公里,要经过帕米尔高原,要经过喀喇昆仑,还有沙漠公路,还要穿过路不好走的沙漠古道,最后才能抵达你要去这个叫着达里雅布依的地方,而你最大的恐惧将会出现在成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一路走来,你也会看到一路绝美的风景,比如浩荡的芦苇荡,比如众多的土黄色的沙丘,大漠孤烟和落日,白雪皑皑的昆仑,这些美景会使你不知所措的同时,你也会经历经过无人区没有导航或者地图明确指引的忐忑。只有在你经历了沙漠探险的所有心理感受后,你才能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目的地。
达里雅布依在维吾尔语中是大河沿的意思。有河流的地方,必然会有生命,也就是说,达里雅布依,其实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条生命补给线,被誉为肚脐,滋润着这里的一片绿洲,这里沿河两岸生长的约57.5万亩的胡杨、红柳和芦苇等沙漠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但因为不能轻易抵达,也是相当孤独寂寞的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过。这里有一条注入塔里木河的克里雅河,也是丝绸之路的中南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里居民的房屋也是依靠这条河流修建,背靠胡杨,面朝河流,想想也是非常浪漫的。
但是,这里的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因为自然条件的极度艰苦,他们仍然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食物主要以馕和羊肉为主。生活非常简单。他们的一些生活必需用品都是来自于偶尔从从几百公里外县城来到此地的商贩。生活必需品除了皮芽子(洋葱)、恰玛古、胡萝卜、大葱、大蒜外,几乎不太接受其他菜蔬。近乎于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存安排,也是有着自己的法则的,因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存和生活,他们不愿意长期远离故土,他们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困难,也懂得按照自然法则进行调节,比如在非常干旱的年份,他们会毫无附加条件地减少自己家的羊群,并收缩地盘,让别人也能生存下去。而且它们形成的相互帮助,同舟共济的习惯,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饿肚子,比如有人不幸失去了羊群,他会很自然地投靠朋友和亲戚,而亲朋好友也是鼎力相助,让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当然,因为现代文明的影响,它们也在不断改变,不断在接受某些好的东西,比摩托车,已经取代了主要原始交通工具的骆驼和马匹。关于克里雅人的来源,尚未有人说的清楚,他们就像一群自然的孩子,在这里过着近乎原始部落的生活,这种神秘也吸引着不少外界的探险旅游者来到这里。而到过这里的人,无疑会让身心都接受一次颠覆性的洗礼。(1752字)
文| 木子(四川乐山人,985高校中文系学士,作家、新闻、策划人,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评论员。)
审读| 苏白传媒 编审 邹剑川
运营| 苏白传媒 丹丹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并不代表文字特指。